校心理健康协会开展“强心赋能,拥抱青春”主题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14 16:46:01

2025年5月7日,校心理健康协会在学生社区学生发展中心团体辅导室举办了一场以“强心赋能,拥抱青春”为主题的团队协作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参与,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收获成长与友谊。

活动伊始,一场别开生面的“大风吹”游戏迅速点燃了现场氛围。同学们围坐成圈,中间的同学作为发起者,在主持人“大风吹”“小风吹”“狂风暴雨”等指令下,大家迅速起身找座位、换位置,现场一片欢腾。通过几轮紧张又刺激的游戏,同学们不仅消除了彼此间的陌生感,还以123报数的方式分成了三个小组,为后续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团队基础。

d46360fb14efabe4eb83b09d27af960.jpg

“魔力转圈圈”环节将活动推向了第一个高潮。各小组围成圆圈,第一个人手持A4纸,在原地转3圈后,将纸张平稳传递给下一个人,期间纸张不能掉落,否则需从头开始。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实则考验着团队的默契与协作能力。同学们小心翼翼地传递着纸张,有的同学步伐轻盈,有的同学则略显紧张,但每个人都全神贯注,为团队的胜利而努力。“在传递过程中,我觉得第三位同学最有挑战性,因为他转圈后身体有些摇晃,但依然努力保持平衡,把纸稳稳地递给了我。”一位同学在分享时说道。当纸张掉落需要重新开始时,团队内部并没有互相指责,而是迅速调整心态,重新出发。“大家相互鼓励,说‘没关系,再来一次’,这种积极的态度让我很感动。”另一位同学分享道。从大家的分享中不难看出,团队协作中最重要的默契点就是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e16cacf692ecd40e6b329ec5eda00a.jpg

齐心协力摆造型环节更是考验了团队的记忆力、沟通能力和执行力。每组派出一名成员抽取照片并记忆造型30秒后,背对着其他成员进行描述,其他成员则根据描述迅速摆出造型。主持人拍照记录,总用时少且还原度高的队伍获胜。负责描述造型的成员在回忆时表示,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用准确的语言将造型描述出来。有些细节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我只能尽量说得详细一些。而摆造型的成员们则通过认真倾听、积极沟通,快速理解并摆出相应造型。虽然过程中有意见分歧,但我们会及时讨论,找到最合适的方案。最终,各小组都成功完成了任务,充分展现了团队的智慧和默契。

组队大挑战环节为活动增添了更多的创意和挑战。各小组在25分钟内完成起队名、选队长、设计口号、画队旗和改编队歌等任务,并以集体POSE展示收尾。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的小组队名体现了团结拼搏的精神,有的小组口号简短有力、振奋人心,队旗和队歌也各具特色,充分展示了团队的独特文化。在起队名和设计口号的过程中,我觉得最有成就感,因为这是我们团队共同智慧的结晶。一位同学兴奋地说道。对于内向的成员在决策过程中的参与,大家也给予了充分的鼓励和支持。我们会主动询问他们的意见,让他们也能参与到团队建设中来。在组队过程中,团队领导力的体现也十分明显,队长们积极组织、协调团队成员,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带领团队完成了各项任务。

c71bfe4e5b217bb07329f862cc9cbe6.jpg


活动接近尾声,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有的同学表示,通过这次团辅活动,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队成员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取得成功。还有的同学说,活动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在团队中,我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

本次活动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游戏和任务,同学们从最初的陌生拘谨,逐步建立了信任,学会了倾听与沟通。在分组任务中,大家主动发挥特长,合理分工,成功突破了多项协作挑战,不仅加深了彼此的理解,也形成了高效协作模式。

校心协副社长林均颖同学表示,此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未来将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为我校学生提供更多锻炼团队协作能力的机会,助力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将带着这份团队的温暖和力量,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丁玲玲
5月7日,校心理健康协会在学生社区学生发展中心团体辅导室举办了以“强心赋能,拥抱青春”为主题的团队协作团体心理辅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