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强队伍,深耕社区育新人—— 一站式学生社区队伍入驻

发布时间:2025-04-21 11:11:24 智能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构建“社区即课堂”的浸润式育人生态,我院积极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以“队伍入驻”为抓手,构建起党建引领、师生协同、服务下沉的社区育人新生态。统筹推动校院领导、专任教师、辅导员、管理力量、服务资源下沉到学生社区,为学生提供成长指导和全方位服务,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领导示范,院校力量深入一线

一、校级领导班子示范引领机制。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率先践行基层联系制度,党委书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首课并常态化参与学生社区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工作部部长建立月度成长对话机制定期主持师生座谈会。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执行进课堂、班级、支部、宿舍的“四进”工作规范,通过示范性参与强化价值引领。

二、院系领导网格化管理机制。学院领导班子实行片区责任制,担任社区网格管理负责人,建立动态跟踪反馈系统。严格执行进课堂、宿舍、实验室“三进”工作规范,建立重要时间节点如传统节日、升学备考等的关怀机制,定期举办诉求征询会与骨干联系会,构建常态化沟通反馈渠道。

图片1.png

图片2.png

骨干下沉,思政力量扎根一线

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机制。建立辅导员社区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思想引领、班团建设、应急处置等七项核心职责。推行每周深度访谈、主题班会、宿舍走访,每月数据分析,工作总结等“五个一”工作规范,依托智慧学工系统实现工作过程全记录,促进思政工作精准化发展。

二、心理健康服务嵌入式工程。构建学生在校全程化心理健康课程体系,为社区配备心理咨询老师,在学生“家门口”开展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发挥好体美劳协同育人作用,实施体育乐跑打卡,鼓励学生“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开展劳动技能课,让学生掌握一项劳动技能。形成“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三维心理健康教育矩阵,实现心理服务100%社区覆盖。

全程参与,导师队伍汇聚一线

一、
学生启航导师计划。遴选具有育人情怀的专业教师担任学业导师。重点开展学科认知教育、科研素养培育、价值观塑造等模块化指导,系统实施学生转型期适应性教育工程。

图片3.png

二、成长护航导师计划。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学业导师+辅导员+银龄导师的“三维导师矩阵”,建立5-6人成长共同体。制定每月深度对话、季度成长评估、年度发展报告的“三个一”工作标准,重点针对学业分化与成长困惑实施精准干预,形成个性化成长支持方案。

三、卓越领航导师计划。实施“名师领航计划”,组建由学院教授、行业领军人才、杰出校友代表构成的社会导师资源库。创新“工作室”育人载体,通过“战略科技讲堂”“行业前沿对话”等品牌活动,构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强化科技报国使命教育。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新时代高校全员育人实践范式。

图片4.png

榜样引领,朋辈教育伴行一线

一、先锋引领工程。建立“党团班”三级联建机制,实施“红色铸魂”专项行动。推行党员示范岗责任制,制定理论宣讲岗、学业帮扶岗、安全督导岗等岗位职责清单,开展项目化运作的“先锋志愿服务日”活动。创新“双创”型党支部建设路径,通过校地共建、校企联建等载体深化实践育人成效。

二、协同成长工程。实施“学友导师”制,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学业适应、时间管理、心理调适等六大模块。

三、示范辐射工程。构建学术科研、志愿服务、国防教育“三维典型培树矩阵”,设立“星空榜样”育人资源库。创新“成长叙事”品牌活动,建立榜样作用转化机制,开发典型事迹课程化改造方案,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育人案例集。

图片5.png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深化党团引领、聚集服务资源、推动思政力量扎根育人一线的重要实践载体。智能制造学院将立足专业特色,以"三全育人"为导向,通过校院联动、资源下沉、需求响应三项机制,构建“浸润式”社区育人体系,全面提升育人时效。



责任编辑:史乘齐
凝心聚力强队伍,深耕社区育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