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强阵地——南京医科大学学生社区党建工作
南京医科大学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为指引,坚持党建引领,构建起具有鲜明医学特色的学生社区育人生态。学校通过强化党委领导、深化部门协同、健全制度机制、培育党建品牌,探索出一条符合医科院校实际的社区育人新路径,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南医模式”。
党委书记兰青教授走进社区与青年学生交流
一、强化党委领导,统筹全局聚合力
学校党委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列为学校党政年度重点工作,成立由主要校领导任组长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印发《“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方案》,明确“党建引领、资源下沉、服务升级”的建设方向。通过建立专班推进机制,联动学工、教务、后勤、安全、信网等部门职能,形成校党委领导下“部处-社区-院系”协同的党建工作机制,推动各支力量向社区一线延伸。
二、健全制度机制,党建引领强阵地
学校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构建“本研贯通、社区、业务融合”的三维一体“大党建格局”。通过本研贯通式党建体系建设,联动本、研学生党建工作,以联席会议制度和“1+1+X”结对模式推动理论学习、科研合作、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促进党员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同时,以“社区嵌入式党建矩阵”为抓手,设立学生社区党工委,构建“社区-楼栋-楼层-宿舍”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打造“党建学习园地”“党建会客厅”“红色服务区”等实体阵地,集成理论学习、案例研学、业务办理、润心服务等功能,推动党建与社区治理同频共振。
三、培育党建特色,医学文化铸品牌
学生社区党工委积极组织参加学校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学习、“全国大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专题网络培训学习、发展对象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认真开展组织育人工作,实施学生党建工作培优计划,定期组织社区党支部书记例会,进一步规范支部“三会一课”组织实施。
学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政治责任,在大学生党建方面积极推动构建“大党建”格局,部署实施“双百双千”计划,百名教师、百个支部进驻社区开展师生结对共建,千名学生党员开展“我为同学办实事”“千村万户健康行”系列活动,通过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困难,提升学生获得感和幸福感。
南京医科大学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医学特色为底色、协同创新为动力,打造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南医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