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 | 条件保障扎实有力,社区基础全面夯实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积极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围绕青年、关照青年、服务青年,逐步探索形成党建引领、力量下沉、智慧服务、精准施策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在构筑学生党建前沿阵地、建设“三全育人”实践园地、打造智慧服务创新基地、争创平安校园样板高地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创建“五位一体”的帮扶机制,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通过学院领导、导师、辅导员、朋辈等队伍入驻社区,健全建立工作机制,确保社区工作队伍源源不断、相对稳定和良性流动。优化社区育人队伍结构,推动各方力量下沉到社区一线。深度契合学生个性化、精准化、智慧化成长诉求,巧妙连通学习与生活空间,持续拓展导学・思政空间的育人功能与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思政空间“漫浸润”育人效能,在空间内布局心灵驿站、读书角、师生交流空间、自主研讨空间、自主阅读空间、自主服务空间等多元区域,达成线上线下学习、科研、教学、生活等功能交互融通,构建“专人负责、导师指导、学生自治”的导学・思政空间运作模式,全方位推动组织振兴与育人工作协同共进。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依托“启承领航”导学·思政空间,将思政教育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改造学生社区公共区域,建成集党建活动室、智慧自习区、心理咨询驿站、创新创业工坊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空间。打造师生喜爱的“第三空间”,深度契合学生个性化、精准化、智慧化成长诉求,巧妙连通学习与生活空间,持续拓展导学・思政空间的育人功能与文化内涵,营造“浸润式”社区环境。引领学生心怀“国之大者”,树牢理想信念之基、厚植基础创新能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构建“专人负责、导师指导、学生自治”的导学・思政空间运作模式,全方位推动组织振兴与育人工作协同共进。
构建“动态优化、协同共治”的保障机制,确保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设立“一站式”社区专项基金,同时引入校企合作资金、校友捐赠等社会资源,形成“财政+社会”双轮驱动的资金保障模式。推行“学生满意度季度测评”,开发“需求-服务-评价”闭环管理系统。与街道、社区共建“实践育人基地”,开展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项目,年均输送学生志愿者800余人次,实现社区建设与区域发展互促共进。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党委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筹、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整合党政干部、专业教师、辅导员、心理咨询师、优秀校友等力量,组建“1+N”导师团队(1名党员教师+N类育人主体),常态化入驻社区开展思想引领、学业帮扶、职业规划等服务。2023年累计开展“菁英故事会”“书记面对面”等活动50余场,覆盖学生3000余人次。构建“三位一体”队伍建设体系:成立“辅导员素质跃升训练营”,开展多次不同类型的专题培训,同时将社区服务纳入教师考核评优体系,设立“源本奖教金”评选制度,每年投入专项经费5万元用于队伍建设,激发全员育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