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非遗韵,美育焕新光”

发布时间:2025-04-30 09:33:18

一、成果概述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依托“欣欣向‘绒’,‘花’开南信”劳育名师工作室和“小匠人”金陵剪纸社团文化工作室,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大力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通过开展丰富活动、构建美育课程体系等举措,提升校园审美,培养学生美育素养,打造特色非遗文化品牌。

二、统筹布局文化育人体系

(一)校馆共建

学校与南京民俗博物馆共建非遗文化传播基地。借助博物馆资源,通过“进社区、进校园、进街道”,打造特色非遗品牌传承项目,构建线上线下传播载体,让绒花、剪纸艺术走进大众生活。

(二)师生传习

学院成立 “欣欣向‘绒’,‘花’开南信” 绒花艺术社团和 “小匠人” 金陵剪纸社团,开展日常非遗培训课程,由专业教师与非遗传承人共同授课。同时,遴选教师组成传习人团队,拜师学艺,探索非遗技艺的底蕴与精髓。

(三)多场景推广

通过课程教学、社团活动等多种途径推广绒花制作技艺。结合高雅艺术进校园和传统节日,开展非遗主题活动;依托校外共建社区和中小学,扩大传统文化宣传覆盖面。

三、丰富空间文化内涵

在非遗工作室学院设立非遗作品展览区,展示绒花、剪纸作品,提升学生审美。鼓励学生在宿舍设文化角,让非遗融入生活。在“一站式”社区开展绒花、剪纸制作体验活动,由传承人示范教学,激发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兴趣。

四、开展特色文化活动

(一)日常课程活动

在工作室和社团开展日常非遗技艺实践课程,学生学习绒花制作和金陵剪纸技巧,提升动手和艺术表现能力

(二)节日主题活动

在校庆、科技文化节等活动期间,组织非遗文化活动。如校庆时开展“迎校庆,展非遗芳华”活动,科技文化节举办绒花、剪纸技艺培训和作品展示,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三)“三进” 特色项目

组织学生进社区开展非遗讲座和技艺传授活动;与中小学合作开展非遗进校园体验活动;在街道举办非遗展览和现场制作表演,扩大非遗文化影响力。

五、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一)品牌定位

以“指尖非遗韵,美育焕新光”为品牌定位,突出非遗技艺在美育教育中的价值,通过非遗传承创新校园文化和学生审美。

(二)品牌推广

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易班平台发布活动信息、作品展示和制作教程;线下通过讲座、培训、志愿活动展示非遗成果,提升品牌知名度。

六、实施效果

(一)学生美育素养提升

学生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和审美能力显著提高,在非遗技艺创作中展现出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作品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202495名学生作品入选江苏省大学生劳动实践作品展。部分学生还将非遗技艺应用于个人职业规划,实现技能提升与文化传承双赢。

(二)校际交流成果

学院非遗文化建设成果吸引了其他高校前来开展绒花技艺参观学习交流,20237月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来校开展绒花技艺参观学习交流,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区域内非遗文化传承与美育教育的发展。

(三)社区文化影响力扩大

通过 “三进” 活动,非遗文化在社区、中小学和街道得到广泛传播,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学校与周边观梅社区、文宗社区、社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发展,提升学校社会形象。

(四)社会影响力成果

人工智能分院非遗项目视频成果《传承非遗技艺 赋能特色育人》在2024 年全省职业院校 “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 系列教育活动中作为优秀案例作省级展示。工作室还多次获得江南时报、南京日报、人民网等媒体报道,极大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形象,扩大了非遗文化的影响力。

七、未来展望

学院将持续深化非遗文化育人实践,不断拓展非遗文化活动形式。进一步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引入更多非遗项目,提升学生综合美育素养,为非遗文化传承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持续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非遗文化育人品牌。


责任编辑:时国权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依托工作室与社团,在“一站式”社区传承非遗,经多元举措打造品牌,提升学生素养扩大社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