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高校 > 南京师范大学

用心更入心丨安全教育,换一种打开方式!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发布时间:2025-04-17 20:46:14 王文秀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将安全教育深度融入思政教育体系,持续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与责任担当。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初,学校整合资源力量,构建学院、社区与网络平台等多个教育阵地,推进日常思想教育与风险防范实践有机融合。同时,建立常态化预警机制,动态排查并化解潜在风险,推动安全教育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为构建平安、和谐、法治的校园环境筑牢根基。


分层施教全覆盖,精准护航成长路

学校28个本科培养学院以年级为单位共召开109场涉及思想教育与安全教育的年级会,实现了本科年级全覆盖。各学院辅导员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和需求分层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针对低年级学生,重点围绕安全教育、学业规划、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教育引导;面向高年级学生,则聚焦职业发展、心理调适、社会风险防范等深度议题展开讨论。通过“集体谈”,辅导员以校园真实案例剖析电信诈骗、实验室安全等隐患,引导学生树立风险意识;同时辅以“个别谈”,针对学业困难、人际矛盾等个性化问题,以“情、理、法”融合的沟通方式化解矛盾。这种全覆盖与精准滴灌的教育方式,既强化了安全教育的系统性,又兼顾了学生成长的差异化需求,为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注入长效动能。


社区育人零距离,安全宣教润无声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阵地。开学初,学院党政领导、辅导员及班主任深入学生公寓,以实地走访的形式,全面开展安全教育与管理服务工作。他们围绕消防安全、反诈防骗、生命与财产安全等主题,通过案例讲解、知识宣传等方式,强化学生“防患未然”理念,提升安全意识、风险意识与责任意识。走访中,他们既关注学生返校后的思想动态与实际困难,及时解决生活问题,又注重引导学生遵守公寓规章制度,加强个人防护与风险防范。通过“教育+服务”的双向融合,将安全知识融入日常关怀,推动文明宿舍环境建设,真正实现安全教育“零距离”、管理服务“有温度”。


云端赋能灵活学,案例为镜筑防线

学校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优势,依托易班网络平台,构建了完善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专题课群整合消防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等核心内容,以H5动态图文、微动画等形式呈现课程,增强学习趣味性与参与感。平台突破时空限制,实现“随时可学、灵活互动”,帮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深化安全认知。同时,学校联合南京市公安局栖霞分局,面向新北各学院举办了“筑牢安全防线,共赴美好明天”主题反诈宣传会。曹杰警官结合大量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当下各类诈骗手段,以案为鉴强化警示作用,切实提高了同学们的反诈意识和防范能力。线上课程与线下讲座互为补充,既以技术赋能拓宽教育路径,又通过现实教训敲响安全警钟,全方位筑牢学生风险防范意识。


实战锤炼强技能,竞赛促学固根基

为锻炼学生消防安全实战技能,学校在仙林校区和随园校区开展了多项消防演练与技能培训工作,组织学生参与消防应急疏散、灭火演练及消防安全教育等专项活动。演练过程注重理论与实操相结合,通过现场讲解灭火器、消防栓等器材使用方法,确保学生掌握基础消防知识;通过模拟火情场景,学生亲身体验报警流程、初期火灾扑救及逃生技巧,提升自救互救及消防应急组织能力。此外,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延伸教育链条,学校还组织开展了校园安全知识竞赛,围绕用电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主题设计组队比拼环节,引导学生从多维度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为平安校园建设夯实基础。

此外,学校正围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动,发掘相关教育资源,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助力广大学生在成长道路上筑牢思想防线、践行时代使命。





文案/王文秀

编辑/徐心彤、刘庆如

责编/钱程、张思彤、丁懿琦、杨多奇、王洵

审核/汪育文、杨蕙宁、伊斯堪达、尹梦婷


责任编辑:张雅婷
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初,学校整合资源力量,构建学院、社区与网络平台等多个教育阵地,推进日常思想教育与风险防范实践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