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高校 > 闽南理工学院

追寻领袖足迹 体悟优秀传统文化丨我校在2024-2025学年全省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评选中获多项佳绩

发布时间:2025-04-11 12:27:39 严若珈 林子馨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公布了“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优秀传统文化”2024-2025学年全省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互动评选结果,我校获评“优秀实践团队”1项、“优秀实践个人”3名

640.png

我校学子心怀炽热,步履铿锵,走进基层、奔赴田间地头,在实践中感悟领袖情怀,体悟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深厚内涵,以实践之笔在社会实践的“山河社稷图”中绘就硕果,以所学哺实践、以实践促成长,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风采展示  

优秀实践团队"院长妈妈"有约支教队

640.jpg

“有距离的守护,零距离的温暖”,教育学院“院长妈妈有约”支教队携手石狮市妇联举办了为期5天的“紫薇花+院长妈妈有约——灿烂童心,温暖同行”儿童公益成长营。成长营开设了特色编程、儿童音乐合唱、英语绘本阅读、走进春节文化、手工粘土制作、体验福建海洋文化、趣味体育运动、书法特色活动、儿童益智沙龙、反诈主题活动、家庭教育沙龙等特色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更传递了关爱与陪伴的力量,为小朋友的寒假生活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640 (1).jpg

640 (2).jpg

多元活动赋能成长,传统文化浸润童心。成长营特别开展了走进春节文化、书法特色活动、手工粘土制作等传统文化体验环节。孩子们了解春节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亲手制作“中国结”,挥毫泼墨书写春联,感受浓浓的年味,领悟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英语绘本阅读环节,课程巧妙融入泉州本地传统舞狮文化,通过舞狮五官单词的学习,加深孩子们对家乡文化的认知与热爱。

640 (4).jpg

特色编程是现代科技与古老文化的结合,实践队为孩子们带来了新奇的积木编程知识,通过积木编程教学,孩子们搭建出了各种模型。同时,成长营关注儿童身心健康与安全教育,开展了趣味体育运动、儿童益智沙龙、反诈主题活动、家庭教育沙龙等特色活动。在趣味跳绳中增强体魄,通过游戏互动提高防诈意识,利用案例讲解进行爱的教育。

640 (5).jpg

成长营不仅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创新精神和安全意识的种子。

优秀实践个人  方珊妹

640 (6).jpg

方珊妹,女,中共党员,现任教育学院团委书记。曾荣获石狮市优秀共青团员、校级优秀辅导员等多项荣誉。在社会实践工作中,她连续三年带领团队积极参与其中,所带团队屡获佳绩,先后拿下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福建省优秀“河小禹”实践队以及福建省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等荣誉称号。

01关爱儿童 扎根乡村

她多次组织师生团队奔赴福建石狮、福清、云霄等地的偏远山区,大力开展“教育扶贫”专项行动。团队运用“支教+调研”的双轨模式,不仅为留守儿童精心开设语文、数学、艺术等丰富课程,还深入走访当地家庭,进而形成《乡村基础教育困境与对策》的调研报告,为政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依据。

640 (7).jpg

02搭建平台 创新亮点

她巧妙引入“互联网+支教”模式,积极搭建远程教育平台,联合城市学校共同开展“云端课堂”,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长效共享。通过这一模式,累计帮扶学生超过300人,并成功建立4个长期支教基地

640 (8).jpg

03传承文化 守护非遗

身为闽南地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她对守护地域文化格外用心,致力于将地域文化融入到社会实践之中。她积极与非遗传承人展开合作,精心设计并实施了“闽南童谣进课堂”“木偶戏工作坊”等颇具特色的课程,让非遗文化得到有效传承与发展。不仅如此,她还结合省级文件要求,带领“狮说非遗”调研团队深入调研长达两年之久,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成功举办“非遗纸扎进课堂”“非遗剪纸公益活动”等非遗文化推广活动,为非遗文化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优秀实践个人    赖诗党 

赖诗党,男,中共党员,智能建造工程学院党委组织员。该同志长期深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至今已带领10余支队伍深入八闽大地,围绕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主题开展实践活动,相关事迹多次被人民网、人民日报、新华网、德化网、杨梅乡政府网、今日头条等主流媒体报道。

640 (9).jpg

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带领团队踏上永春文化寻根之旅,以“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建立"党建+非遗"双螺旋育人机制,推动实践基地常态化运作,预计与永春生态文明研究院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他用脚步丈量历史,以心灵触摸传统,在古厝巷陌与山水人文之间探寻闽南文化的隽永魅力,奏响新时代文化传承的强音。此次永春之行,团队从非遗技艺到生态智慧,从武德精神到乡村振兴,深入调研、实践交流,他以青春之名引领团队书写文化传承的当代注脚,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优秀实践个人  江炜彬

640 (10).jpg

江炜彬,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曾荣获校科技文化艺术节优秀指导老师、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及带领团队获得福建省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荣誉称号。他始终秉持“有距离的守护,零距离的温暖”的“院长妈妈有约”品牌理念,带领学生扎根基层、服务社会,带领学生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青春力量。

01创新实践模式 深耕品牌项目

640 (11).jpg

他带领“院长妈妈有约”社会实践队深入泉州农村地区开展乡村振兴、科技助教等实践。2024年暑期组织带领“院长妈妈有约”社会实践宣讲队、社会实践支教队以及社会实践支教队,共计100余名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荣获福建省2024年暑期优秀社会实践团队,20余名学生荣获石狮市“优秀志愿标兵”30余名学生荣获石狮市“优秀志愿者”。

02深耕实践育人 助力学生成长

640 (12).jpg


 他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在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实践中,设计“心理辅导+兴趣课堂+家庭调研”多维服务模式,组织团队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家庭经济状况、监护情况和儿童学习需求,累计帮扶困难儿童300余人;并指导团队撰写多篇高质量调研报告,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支持。


责任编辑:陈冬莹 陈炜钽
近日,在“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优秀传统文化”2024-2025学年全省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互动评选中,闽南理工学院获多项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