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聚焦心理 共助成长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石,不仅关乎个人学业发展与生活适应能力,更深刻影响着校园整体的和谐氛围与凝聚力。在这一过程中,寝室长和班级干部作为学生群体的“身边守护者”,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育人责任。他们既是日常生活的纽带,也是心理健康的“第一响应人”,通过敏锐的观察与温暖的陪伴,为同学筑牢心理安全的防护网。
为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充分利用“一站式”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建立灵活长效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机制,2025年3月12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举办了“聚焦心理 共助成长”专题培训,由心理专项教师高爽主讲,全系170余名寝室长与心理委员参与。培训聚焦角色赋能、危机识别与互助实践,旨在提升学生骨干的心理护航能力。
明确角色定位,强化责任担当
高爽老师开篇即强调寝室长与心理委员的双重职能:既是日常事务的协调者,更是心理健康的前哨员。她通过解析实际案例,指出二者需以“倾听者”和“桥梁”的身份,及时发现同学的情绪波动,搭建学生与专业心理资源间的沟通渠道。
剖析常见问题,提升识别能力
针对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敏感、情感困扰及自我认知偏差等心理问题,高老师以贴近生活的实例展开剖析,帮助参训学生掌握科学的识别方法。她特别指出,心理危机的早期征兆往往隐匿于日常细节,需以同理心观察、以耐心沟通,避免简单化判断。
模拟实战演练,夯实应对技能
在案例分析环节,参训学生围绕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展开讨论,学习如何快速反应、规范上报,并运用“倾听—共情—转介”三步法提供初步支持。高老师强调:“干预并非要求大家成为专业心理咨询师,而是通过真诚关怀与适度引导,为同学争取获得专业帮助的黄金时间。”
整合资源网络,构建支持体系
培训还系统介绍了校园心理咨询中心的服务流程与资源,鼓励学生骨干善用“心理月报”“朋辈互助小组”等机制,形成“寝室-班级-系部”三级联动网络。参训学生表示,通过培训不仅增强了责任意识,更掌握了“何时介入、如何求助”的实操方法。
以行动践初心,凝聚成长合力
此次培训是信息工程系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学生参与“一站式”学生社区治理的重要体现。参训学生承诺将化身“心灵使者”,在日常中传递温暖,在危机时挺膺担当。未来,信息工程系将持续完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通过定期培训、案例督导等方式,赋能学生骨干,筑牢校园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