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心情”润心育人 扬大学子沉浸式探索心灵成长
三月春光里,扬州大学音乐学院以一场别出心裁的“彩绘心情”创意心理体验营为即将到来的“3·20心理健康教育周”奏响序曲。3月18日上午,音乐学院通过游戏闯关、艺术疗愈与趣味抽奖相结合的沉浸式活动,引领青年学子在互动中觉察情绪、在创作中遇见自我,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
活动现场,踢毽子、扔水瓶、投壶三项经典游戏经过创意改造焕发新活力。挑战者需连续踢毽子10次不落地、将水瓶扔到空中后站立落地、用竹筷精准投射箭壶,每项挑战都考验着体力与巧思的平衡。“无论胜负都能获得专属成长卡片,这种设置让我们更关注参与过程而非结果。”扬大园艺学院张同学展示着自己集齐的三色卡片,卡面印制的"接纳不完美""看见闪光点"等心灵寄语引人驻足。
完成游戏挑战后,参与者手持画笔进入“情绪画像”环节。音乐学院准备的情绪画板让同学们的抽象情绪有了具象出口。有人用泼墨技法渲染压力释放的酣畅,有人以细密线条勾勒对未来的期许,更多同学选择合作完成巨幅拼贴画——春日暖阳透过玻璃窗,为这幅集体创作的"心灵图谱"镀上金边。
“太惊喜了!”动物科学学院李同学刮开抽奖卡后欢呼,她凭借游戏积分兑换了可爱的娃娃玩偶。
“传统说教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我们通过行为艺术、团体辅导等沉浸式体验,让心理健康教育变得可触可感。”活动负责人于老师介绍,这种“游戏闯关+艺术创作+即时反馈”的立体模式,既保留了心理教育的专业性,又增强了参与的趣味性。现场观察发现,许多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自发交流,在合作中增进理解,形成了自助与互助的良性互动。
据悉,该活动是扬州大学“润心行动”的组成部分,后续还将推出心理情景剧大赛等系列活动。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吴伟表示:“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灭火队’',而是‘播种机’,我们要通过创新实践,在青年心中种下自我觉察的种子,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