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时代创精品、潜心设计育人才
编者按: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强调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展现学校“三全育人”大格局下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和成效,学校党委宣传部结合基层部门工作实际,推出“课程思政建设”系列专题报道,广泛宣传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足时代创精品、潜心设计育人才——艺术学院发挥艺术特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艺术学院在教学管理和课程建设等方面深入思考新时期课程思政工作的举措和方法,构建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育人体系,充分发挥艺术学科优势,在课程思政、文化育人等方面积极探索,使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同向同行,让课程思政真正走入学生眼中、耳中、脑中、心中。
以课堂教学为依托,树立艺术设计“新理念”。课堂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的主渠道,是课程思政有效开展的重要载体。为深化课堂教学,建立“艺术+思政”导向,艺术学院构建思想政治理论、综合素养、专业教育“三位一体”课程方式,帮助学生牢固树立艺术设计理念。同时有针对性的建设和调整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授课方式,提高课堂感染力、感召力和亲和力,努力实现“艺术+思政”二者之间的水乳交融,做到如盐化水、润物无声。
以创新设计为支撑,发展艺术设计“新思维”。设计创新作为艺术学院教学的核心方向,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也是艺术学院践行“艺术+思政”特色教学的有效途径。学院以社会发展为参照,以创新设计为方向,以项目教学为手段,不断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课程思政融入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领悟创新设计真谛,发展艺术设计思维,实现审美判断能力、社会感知能力、创新突破能力的全面提升。《创意思维训练》课程将OBE成果导向教学形式与课程思政全程融入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出发点,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互动,开拓学生艺术设计活动创意思维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全面、立体、多维的思维方式与现代艺术设计思维的逻辑感。
以课赛融合为路径,培养艺术设计“新美感”。“课赛融合”作为艺术学院标志性教学模式,以“立德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驾齐驱的形式,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大学生使命传承红色文化创新创意大赛等专业赛事,建立了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本位、产教融合为主线、德才兼备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全方位理论+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参加比赛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与审美观,实现了课堂教学与专业比赛的有效对接,提高了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实效性。
以实践创作为抓手,提高艺术设计“新能力”。艺术实践创作作为提高学生艺术设计能力的重要抓手,是落实艺术学院“思政理论+实践”多元立体化“艺术+思政”课程教学的重要路径。通过将课程思政内容与艺术资源相结合、与学生的设计主题和创作实践相结合,全面促进学生艺术理解力、审美力与创作力的提升。艺术学院《景观设计方法》、《室内空间设计》等校级金课,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民间非遗传承衍生为背景,通过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的巧妙融入,培养学生对图形表现、色彩搭配、空间想象、造型设计的能力,在提高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等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艺术综合素养,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动性,积极发挥专业特色,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立足时代创精品、潜心设计育人才,艺术学院将坚持守正创新、推进理念创新,把握艺术学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有优势,时刻谨记立德树人职责,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中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让艺术专业课程思政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让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文化自信、家国情怀有机融合,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