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办学方向,坚守教育情怀
作为辽宁省第一所民办本科院校,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始终有一个永不褪色的底色: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公益性办学教育情怀。
一、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从最初的辽宁省对外贸易学校党委,到辽宁对外经贸职业学院党委,再到升本之后成立的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党委,学校每一次升格,都把党组织建设列为头等大事。坚持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相结合、建强组织与推进事业相促进的原则,学校党组织始终发挥着政治核心作用,这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健全党的组织。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本着精干高效和有利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原则,现任党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党群工作部、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和8个党总支、19个党支部,48个党小组。按照“好干部”标准,选拔和配备基层党组织书记,并为每个二级学院配备了专职副书记;开展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把党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融入教师党支部书记绩效管理,实现了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学校各级党组织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全覆盖,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用的重要依据。
实现“交叉任职、双向进入”。学校高度重视班子建设,党委领导班子与理事会、行政班子之间实现“交叉任职、双向进入”。党委书记由理事长担任,校长由副理事长担任,并兼任党委副书记。党委班子7人中有2名行政班子成员、3名理事会成员,理事会成员5人中有4名党委委员、2名行政班子成员,行政班子4人中有2名党委委员、3名理事会成员。通过交叉任职、双向进入,确保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进入学校决策层和管理层,党委意图可以顺利通过理事会决策,再通过行政具体贯彻得到落实。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改革、保落实,政治核心地位得到充分保障。
夯实党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党委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每项活动都有新做法、新措施,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肯定和好评。以“五个到位”“七个有力”为标准要求,推动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建设,全校19个党支部全部为规范化党支部,其中,1个党支部为省高校工委确立的“红旗党支部”,1个支部获批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并入选全省高校基层党的建设优秀成果,2个党总支分别获批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全省第二批新时代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学校获批辽宁省教育系统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
完善治理结构。学校不断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党委出台了《理事会、校委会、党委会联席会议制度》《党委议事规则》等制度,形成了党委政治核心、理事会决策、校长依法行使职权,教授治学、民主治校的内部治理体系。凡是关系学校发展、教职工利益以及“三重一大”等事项,都由党委会讨论决定;凡是关系教职工的权利、权益和义务的事,都交给教职工代表大会去做;凡是关系学校的重大学术事项,交给学术委员会研究决定,保障了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二、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要牢牢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
自觉履行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学校党委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贯彻落实“四个服务”的要求,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 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问题,放在心里、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中。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办学宗旨上,强调“办人民满意的民办大学”;在服务面向上,强调“立足辽宁,面向全国,突出外贸特色,服务于对外开放,服务和支撑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国内一流的应用型民办本科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强调“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开放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外经贸人才”。创新发展的前8年,就把当年的外贸中专分校建设成为辽宁省第一所民办本科大学,走出了一条“艰苦奋斗、以学养学、以企助学、以产补学、依法办学、滚动发展”的自主办学之路,一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管理与特色兴校”的发展之路。
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学校党委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全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在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上下功夫,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组织部牵头抓总、人事处具体负责、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先后出台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意见》《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管理规定》《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师出国进修管理办法》等文件,全面实施“学科专业带头人引培计划、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和管理人才队伍提升计划”,用制度引才、发展靠才、事业用才、感情留才,打造了一支由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贴专家、省优秀专家、省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省杰出青年人才成长计划入选者等组成的人才队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健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学校党委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办学治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紧紧抓在手上,作出了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制度安排。出台《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实施方案》《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实施方案》《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开展师德专题教育实施方案》,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学校党委把开好思政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持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等内容融入思政课,开设了选择性必修课程《党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建设了《经典诗词中的党史》《旅顺百年》等系列课程。扎实推进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十种教育”,持续开展学生党员“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做贡献”“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党员示范寝室”评选等活动,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配足建强思政和党务工作队伍。学校严格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按照1:350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按照1:3000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支持思政课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鼓励参加专业培训和研修交流;按照1:200配备专职辅导员,按照1:1000配备专职组织员,为超过2000人的二级学院配备2名专职组织员,并同时落实职务和职级“双线”晋升政策,让辅导员、组织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学校党委切实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党政工团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用优秀校园文化滋养学生成长。学校坚持“以情筑物,以制度事,以文化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团结、进步、改革、奉献”的校园精神、“求真、明德、至善、超越”的校训和“不怕吃苦、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深入人心。学校以正确办学思想引领校风,以高尚师德操守涵养教风,以严谨学术导向培育学风。“常年如一日”坚守每周一升国旗,让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坚守“无烟校园”,让美丽校园更加文明;坚守“军事化内务管理”,让公寓成为“生活的课堂,人格的考场”;坚守出早操,让每一个人都能沐浴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坚守卫生环境“四不留”,让良好习惯在点滴中养成。“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皆能成才”,从办学定位到人才培养,从课堂教学革命到打造一流“金课”,从学生工作到后勤服务,学校始终坚持守正出新,为社会培养了六万余名外经贸人才,学校事业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飞跃。
坚守公益性办学,彰显“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明确提出:“民办学校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民办不私有,民办亦党办”。从民办体制办学之日起,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就把“公益性”镌刻在学校的旗帜上,办学章程中明确规定:“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对学校的所有资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在党委书记王万义和校长吕红军的带领下,学校12位出资人将个人出资全部过户到学校名下,声明放弃个人出资的所有权,不要任何个人回报,成为辽宁省第一所捐资助学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并率先向辽宁省教育厅申请开展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试点,坚定地选择“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办学”性质,毫不动摇地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与目标追求,彰显了“民办不私有,民办亦党办”和出资人教育情怀、教育者的奉献精神,为学校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和社会基础。
主动承接“同心温暖工程毕节项目”。2011年8月,学校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本着“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灯亮一盏、光洒一片”的“同心温暖工程”宗旨,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主动承接了“同心温暖工程毕节项目”。63名来自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职业技术高中的学生进入我校学习。学校按照“免学费、免书费、免住宿费”和对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的政策,划拨专项资金100余万元用于毕节学生支出,用大爱无疆的情怀,履行大学责任,实现了“改变一人命运、增加一家收入、影响一个村寨”的目标。
加入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2013年,学校加入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联盟,校长吕红军代表学校签署《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联盟公约》,向全社会承诺: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办学,不谋求任何经济回报,办学经费全部用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2018年,经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税务局联合审核通过,学校获批辽宁省第一批符合免税资格的省级非营利组织,享受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红利。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民办高校的政策扶持,为学校教育事业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年以来,学校持续开展“关爱留守妇女儿童,助力教育脱贫攻坚”社会调研项目。项目主持人吕红军校长深入辽宁省彰武县后新秋镇白音皋村进行调研,项目组成员走访了全国18个省82个贫困县,了解他们的基本生活、文化教育、经济收入情况。学校各实践团队走入辽宁省建昌县八家子镇、朝阳县大庙村、彰武县苇子沟乡腰岭岗子村、岫岩满族自治县妇联等,为留守儿童送去了学习用品,给建档立卡户送去了慰问金和米面油等。该项目多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资政建议被各级政府采纳,为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具有现实价值的智力支持,其成果《全国贫困地区留守妇女职业发展引导机制研究》荣获中华职教社2020年重点课题一等奖。
伟大的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从60年代沈阳、大连“两地办学”、到70年代三道沟“恢复办学”,从80年代杨树沟“中专办学”再到90年代旅顺口“创办大学”,一代代外贸人用敢为人先的执着探索、风雨同舟的创业历程、披星戴月的建设热潮、无私奉献的教育情怀写就了前后相续的奋斗诗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将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拥护“两个确立”、胸怀“国之大者”。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公益性办学教育情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更多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一带一路”建设、辽宁“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和大连“两先区”“三个中心”建设的外经贸人才,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做出外经贸学院应有的贡献,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