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日记】商学院学工队伍同心战疫的那些事儿
当泉州按下“慢行键”,校园开启“封闭式”,黎园的抗疫故事就此展开,商学院学工队伍秉承“厚德载物 知行合一”的卓越理念也在战疫中逆行奋斗。
刘二巧——以暖心送服务,始终充当大姐姐的角色
刘二巧是商学院的党总支副书记,为人亲切可爱,大家喜欢叫她“巧姐”。在抗“疫”前期,她奔走在核酸检测现场,协调组织,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当学校疫情进入紧张阶段时刻,她冲在前线指导一线辅导员工作,时刻关注辅导员的工作需求并及时解决突发状况。每当年轻辅导员遇到困难时,她总能像姐姐般耐心地指导。前些天,学院有一位女生身体不适,巧姐二话不说便骑着小电驴载着学生到东海二院就诊,并及时安抚学生紧张不安的情绪,学生为此感动落泪。巧姐在商学院就是这样一位暖心大姐姐,总能在大家需要她的时候及时出现。
刘墩煌——以热心送信任,时刻坚守在战“疫”最前线
辅导员刘墩煌是商学院抗疫前线唯一的男辅导员,作为1号宿舍楼458名学生的守护者,在抗“疫”的这段时间里,他每天的睡眠不足5小时,黑眼圈深深地黏住了他。刘墩煌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作“表哥”。这位“表哥”有一个特点,在疫情期间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但从来不懂得主动宣传自己,每次只能是同事们在一旁偷偷拍下他工作的样子。“表哥”有着高度负责的心,也正因其对自己工作的高度负责,使其常常陷入焦虑的情绪,特别是每次核酸检测的日子,他的睡眠更是少之又少。尽管身心俱疲,“表哥”始终坚持做好自己手头的每一份工作,毫无怨言。尽管入职工作的时间只有半年多,但“表哥”俨然已是战疫前线上的一名老兵。
张丽平——以全心送信念,彰显了特殊责任、特殊担当
辅导员张丽平在3月初一个加班的晚上因太过辛劳不小心在下楼梯的时候崴了脚,3月11日,她在接到学校全员核酸检测通知后不顾自身脚伤还未完全恢复,也没听医生要她少走动、多休息的建议,义无反顾返回一线工作,一直坚守在3号宿舍楼。虽然她现在走路的速度快不起来,时刻还伴有疼痛感,但这些她都顾不上了,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已成为她此刻仅有的信念。在3号楼学生宿舍楼栋里,大家总能看见她缓慢行走的身影:组织核酸检测、核对住宿人数、为学生送餐送衣、护送发热学生外出就医、处理楼栋各类突发状况等等。张丽平的爱人在师院工作,疫情期间,他们奋战在各自的岗位,由于疫情工作的特殊性,他们的通话常常因占线或无人接听而告终,彼此的问候都变成了留言,回复的时间也变得未知。她总说:“正因为有每一个人的付出和坚守,才能凝聚成战斗堡垒的力量,才有我们黎大校园这片‘无疫’净土,每一份坚守都意义非凡。”
曾君越——以关心送信心,在学生中付出深入细致的关心关爱
辅导员曾君越是商学院年纪最小的辅导员,大家经常可以看到她手握笔记本电脑东奔西跑的身影,“电脑在手,数据不愁”是她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尽管年纪轻轻,她却有着敢于啃硬骨头的精神。作为5号宿舍楼的住楼辅导员,她联合5号楼临时党支部成员、学校信息办陈金佳、林双钦老师,围绕学生每日三餐订餐数据杂、数据乱、后期餐费统计难的痛点,直面沟通需求和实际困难,通过在5号楼内多次的悉心测试和调试,成功开发了疫情期间“黎大学生订餐系统”。该系统可帮助学生直接从app内利用一卡通一键下单,翌日餐食、精准扣费,餐食数据、费用直接报送至对接食堂。该系统充分发挥了信息化优势,在满足学生报餐需求的同时,也解决了辅导员订餐数量逐级汇总、上报、统计的困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系统目前已推广至全校各楼栋,并投入应用,真正实现了校园“智慧点餐”。
张妍——以爱心送关怀,筑牢战“疫”心理后防线
疫情前期一直奋战在一线的辅导员张妍由于小区内确诊人数极速攀升不得不从前线转战后方。但是不论在前线还是在后方,张妍始终与前线辅导员一条心,共同守护着商学院这个大家庭。张妍在线上密切关注着学生的思想动态,她常常在凌晨1点收到学生发来的长长短信,由于宿舍楼栋封闭管理的时间长了,很多同学的心理也开始出现了波动,张妍耐心地听同学倾诉,积极陪伴,与同学共同探讨解决方式。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提升心理自我防护能力,她充分运用心理学专业的知识创新性地开展了以宿舍为单位的“蝴蝶拍”心理实践活动和以积极心理学为背景的线上“三件好事”打卡活动,她自己也参与到打卡活动中,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每天发生的3件幸福小事。此外,她还用心录制了疫情下的心理健康宣传视频,为同学不断输送心理能量包,帮助同学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
我们相信,在商学院全体学工人员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下,阴霾终将散去,阳光终将温暖。我们很快就能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自由地欣赏黎园的每一处景,每一朵花。与最好的你,依偎着看黎园的晚霞与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