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赵航航:打造新时代高校版“枫桥经验” 全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3年工作要点》提出,“全面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升党建引领学校基层治理水平,打造新时代高校版‘枫桥经验’。”从新时代“枫桥经验”中汲取治理智慧,将新时代“枫桥经验”与高校校园治理现代化相结合,加强“一站式”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综合治理,推动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下沉到学生中间,形成以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学生能力、下沉治理资源、提高服务水平为特色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模式,对统筹布局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着力加强学生社区治理与建设、构建高校平安校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枫桥经验”作为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历经时代淬炼而不朽,迸发出穿越时空的旺盛生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这一伟大进程中,通过理论和实践上的全面创新发展,形成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内涵之一在于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全面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打造新时代高校版“枫桥经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治、法治、德治意识,提升学生社区综合治理效能,以多元化解矛盾方式,将大量校园内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学生社区,避免激化和升级矛盾,进而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和平安校园建设。
高校深入学习和贯彻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相关规定,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学校党委和各部门的配合与协同联动下,统筹布局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着力加强学生社区综合治理与建设,着力构建高校平安校园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坚持党的领导,构建高校平安校园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内容,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打造高校版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实现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任务的根本保障。因此,打造高校版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必须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党员网格化管理体系,在学生社区成立党支部、党小组,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宿舍标牌,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置专门的党团活动室,推动党建、团建进社区、楼栋、宿舍,打造学生党建前沿阵地,确保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以真正发挥。注重打造“党建+”安全教育品牌,在学生社区内精心组织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打造“社区学生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高校学生国家安全素养展示”等特色品牌,构建特色鲜明的平安校园党建品牌,优化、丰富平安校园建设内容与品质,努力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平安校园。
坚持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平安校园学生自治新格局。打造高校版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要坚持学生主体地位,树立学生“主人翁”意识,引领学生、带动学生将自治贯穿于学生社区建设始终,营造良好的自治氛围,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与能力。发挥朋辈教育的作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大力开展理论与业务学习、社区服务、社区实践等活动,促进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将学生社区建设和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深度融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主体治理能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学生社区治理格局,助力高校平安校园建设。
坚持“德法兼治”,构建平安校园大格局。打造高校版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要以法治为先、德治为基。首先,坚持法治。建立健全完善的纪律制度,明确规定学生应当遵守的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以及违法违规的后果和处理方式,维护校园秩序,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园安全法治事务,鼓励学生参加校园内法律宣传与服务;定期组织法治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其次,坚持德治。法治是基本要求,德治是高层次要求。要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必须从思想道德上保证学生切实遵纪守法,解决矛盾产生的根源,建立良好的学生社区社会秩序。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公共空间,在学校文化墙、黑板墙、活动室、公共空间等设置宣传栏,建设校园安全文化阵地;开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挖掘校园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底蕴,举办“新时代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好事事迹”宣讲活动,构建“德法兼治”教育的大格局。
坚持“四防并举”,构建高校平安校园安全防线。安全是发展的基础。高校学生社区治理,要充分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中“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举”的综合治理经验。第一,强化“人防”,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以积极预防、及时应对、妥善处理为原则,成立安全稳定工作小组,部署和规划学生社区及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专人负责定期排查安全隐患。严格落实人员值班、巡逻、责任承担等制度,不定时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向学生普及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第二,以“物防”作为重要保障。加固校园围墙,加强巡逻;安装防盗门窗,防止发生内部安全事故,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各设备正常运转;设置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合理规划校园布局,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包括设置明确的交通标志、划定停车区域等,确保师生出行安全。第三,以“技防”为重要手段。建设校园安防系统信息化综合平台,利用智能监控系统开展全方位、无死角安全巡查工作;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进出校园人员进行身份验证;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校园安全事件进行预警、预测,提高校园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第四,抓好“心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措施,提高师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预防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安全事件。设立心理咨询室,聘请专门的心理老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正视心理问题。教师和学生骨干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发现有人存在心理问题时,要及时进行疏导。
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调解机制,完善高校平安校园安全体系。打造新时代高校版“枫桥经验”,全面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立场、以和为贵的理念、以说服教育为主的方法,处理学生内部矛盾。可以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调解工作组织,建立专业调解队伍,完善调解工作程序,建立“学生调解工作组—学生调解工作室—学生调解处”三级调解机制,推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实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干预、第一时间解决,从而实现“小矛盾不出社区,大矛盾不出学校”,将矛盾纠纷扼制、消化在学生社区“摇篮”,推动高校平安校园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枫桥经验”给全面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治理与建设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高校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为高校学生社区治理“增智赋能”,让其在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助推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从而推动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