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敬磁 种新锋 周雪坤:“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拓宽育人新场域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崭新场域。今年4月,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指南发布,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当前,推广“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已成为创新育人格局、打造育人新生态的重要举措。为落实这一管理模式,必须凝聚育人合力,实现育人过程同题共答。
党建领航,发挥党建导航引擎作用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应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在构建体系机制上下功夫。校党委要把“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列为学校的重点工作部署。一是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领导小组。校党委召集会议研究学生社区建设的空间设计、资源整合、服务体制等问题应成为常态化工作。二是领导班子带头深入社区,让示范成为引领。校领导班子要通过进社区看望学生、参与活动、与学生座谈等方式确保责任压实。三是发挥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提升党支部的建设质量。党支部书记应增强理论宣传的说服力,围绕时政要点、理论创新等内容讲授优质党课。四是创建功能型党支部,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建理论宣传型、学风建设型等功能型党支部,紧紧围绕学生的需求,优化整合党组织资源。
力量聚合,推动精准思政走深走实
把思政工作的触角触及学生身边,让思政育人的温度抵达学生心灵,是精准思政走深走实的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凝聚各类育人力量到教育管理学生一线,将社区打造成集文体活动、师生成长、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空间。一是领导力量深入社区。组织开展大思政课、座谈会,以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折服学生。二是辅导员队伍入驻社区,通过打造一支业务素质精的专职辅导员队伍,全面了解学生需求。三是专业导师队伍进社区。借助本科生导师制育人载体,在价值引领、专业学习、学业规划等方面助力学生成长。四是思政课教师进社区。思政课教师要与学生面对面畅谈时事政治,分享人生哲理,解答心理困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服务导向,打通服务学生“最后一公里”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须坚持服务导向,让学生的合理诉求在社区得到妥善解决。一是在空间设计上建设多功能室,满足学生对文体活动、党团活动、创新创业等的诉求。除了硬件设施的完善,社区文化的培育同样不可或缺。可通过举办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如文化节、读书会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现个性风采。二是畅通学生投诉反馈渠道,接诉即办。这要求针对学生诉求,及时反馈跟进处理,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三是构建积极向上的网络社区文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搭建线上平台、设立心理咨询室、就业信息站等板块,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四是关注特殊群体,实现个性化关怀。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等特殊群体学生,通过开展心理辅导等方式,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确保学生都能在社区中有获得感。
激发活力,开创学生自我教育新局面
自我教育是在已有的自我认知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规范自我行为、提升自我的过程。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学生的自治意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一是通过在学生社区建立一支学生党员队伍,由高年级学生担任朋辈导师,了解社区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动态等情况,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指导。二是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总站设置勤工助学岗位,为学生参与社区治理、组织社区活动、开展卫生检查等自我管理与教育活动提供平台。三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系统,并由专人轮流负责管理,精准记录学生在社区内的多维度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成长建议和规划。总之,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注重培养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姚敬磁、种新锋、周雪坤,单位:西安医学院。)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