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学生一站式社区的省级名师工作室育人案例
在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里,有一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全省高职唯一),坐落在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学生公寓4栋,工作室成立5年来,一直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用心培训学生成长成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该工作室的育人案例吧。
一、案例背景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精髓为指引,按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相关文件要求,在新时代立德树人事业中,广泛凝聚高校辅导员的育人智慧与育人力量,不断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与工作创新,努力做好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7年9月,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辅导员宫婷婷老师牵头成立了全省首个高职辅导员工作室,工作室将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融入辅导员成长与学生成才全过程,基于辅导员和学生师生成长共同体理念,在引领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积极创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20年,宫婷婷工作室获评江西省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目前,“宫婷婷工作室”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创新学生工作理念的试验田、孵化职业型辅导员的摇篮和展示新时代辅导员风采的窗口。
二、主要做法
工作室以“培育团队、打造精品、协同创新、引领成长”为工作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立足现有“辅导员十大成长引领计划”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三、六’成长规划,拟将“共同体理念”融入到辅导员成长和学生成才的组织和实践中,以引领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以搭建线上线下平台为手段,构建促进辅导员提升、推动工作室发展、助力大学生成长的“师生成长共同体",实现师生成长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步前行。
(一)全面推进“一个”核心,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工作室辅导员不忘“立德树人”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将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重点任务,,围绕“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领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力争把每一名学生培育成“优秀公民”“卓越职业人”和“时代先锋”,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工作室采用“442”工作方法,以“四个性”:特色性、创造性、可行性、示范性作为导员工作室立项建设条件;以“四个考核点”:学术研究、团队建设、日常工作、成果推广为评价指标;以“两个动态”:紧贴大学生思想和辅导员成长实际,将学年作为建设/培养周期,动态建设工作室、动态交流辅导员为管理机制。
(二)师生成长“双向”驱动,大树小树共同成长
一是积极推动辅导员十大引领计划,推动“大树”(辅导员)成长,暨参加一次集中系统培训、撰写一篇理论文章、开好一个特色主题班会、做好一个育人案例、申报一项研究课题、凝练一个精品项目,参加一项素质能力大赛、做好一个育人平台、打造一个育人品牌、形成一项工作亮点。开展各项辅导员提升活动,举办“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专题研讨会”、“思政大讲堂·学工学术沙龙”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汇集省内外高校辅导员共计上万余人参与到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成长活动当中去,提高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力度和提升辅导员的培育深度。
二是积极实施“一三六”学生成长规划,助力“小树成长为大树”(学生的成长)。工作室用心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高职学生主要特点,围绕十大育人体系和辅导员九项职能,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服务活动,如“榜样的力量”、“尚德修身讲堂”、“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在实践育人紧贴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步伐,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完成各项活动,在陪伴成长的同时,自身也逐步成为栋梁之才。
(三)聚效高职“三年”规划,核心素养稳步提升
工作室紧扣“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这一育人主旋律,针对高职学生的三年学习规划,努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将“责任担当、学习态度、健康生活、人文与科学素养、思维与职商、实践创新”等6大素养,国家认同、社会责任、身心健康等13个基本要点,根据学生在校期间不同学段的特点,分年级、分项目有针对性地培养。依托学校针对学生的发展规划,工作室做出创新性的方案,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打造思政教育特色品牌等方面落实精细化育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形成鲜明的育人特色。
以"三全育人"为主要抓手,以抓实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为有效载体,以《师生共同成长周志》为纽带,通过精心设计制度体系、深入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建设思政教育前沿阵地、打造思政教育特色品牌等方面落实精细化育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形成鲜明的育人特色。
(四)全力推进“四个”共同,育人合力彰显实效
一是德育共同体。工作室将学生的思政教育、德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勾画你的生涯彩虹图”、“凯哥讲心理”、“婷姐有办法”等丰富的德育活动,通过工作室线上线下辅导员网络文化作品等方式呈现,给予高职学生真善美的滋养。二是学习共同体。坚持辅导员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育人理念,秉持“入学定目标、做规划,在校强技能、善创新,毕业出成绩、做先锋”的金字塔式工作理念,为学校积极培育良好班风、学风提出更加有效的共同学习新模式。三是实践共同体。工作室将“聚焦大思政”、“做好大先生”、“回应大时代”作为实践共同体的特色理念,以躬身实践、行为世范,以带头实践、指导实践、提升实践为逻辑,全方位淬炼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努力将实践育人新模式、新方向、新举措浸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去。四是价值共同体。工作室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原则,精心选用有思想、有价值的题材,积极构筑内容新颖丰富、风格高雅清新、深受师生喜爱的思政内容,深入挖掘江西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凝练“红专兼备、理实交融、自强奋进、争创一流”的思政特色,培养学生“坚定信念、坚韧不拔、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传统红色精神,积极发挥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的品牌示范效应。
(五)重点突出“五项”亮点,着力优化成长路径
工作室将辅导员的成长规划和获得感作为重点突出的亮点,打造精致辅导员梯队,努力让辅导员在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上笃志前行,昂首阔步。
1.打造一批优秀团队。将工作室成员形成辅导员梯队,由“老带新”、“经验足带经验少”、“优势互补”等方式,形成闭环辅导员互帮互助模式,全力打造好名师工作室这支团队,分别从辅导员大赛、辅导员案例、辅导员科研、辅导员业务能力、辅导员宣讲、辅导员日常工作等方面各有侧重,合理分工,从横向+纵向双维度深入辅导员工作节点,将工作室细化为分别为“启航”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坊、“梦之翼”职业能力提升工作坊、“指南针”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员工作坊等8个工作坊,推进工作室成员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2.举办一系研讨交流。工作室定期开展研讨交流活动,举办“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专题研讨会”、“思政大讲堂·学工学术沙龙”、“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营”、“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营”、“拨动心弦的艺术:职业院校德育能力与核心素养提升专题研修”等专题研讨交流会议或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汇集省内外高校辅导员共计上万余人参与到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成长活动当中去,提高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力度和提升辅导员的培育深度。
3.开展一系列专题研究与实践。将辅导员工作室内设学生工作创新研究中心,设主任一名副主任4名,通过“横向+纵向”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内涵+外延”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理论+实践”做好学生价值引领,“线上+线下”提升思政育人实效这四个方面来开展一系列专题研究与实践。工作室专门设立辅导员课题申报项目,为工作室辅导员开展专题研究提供基础平台,连续四年征集辅导员优秀工作论文、案例,带领学生前往乡村开展乡村教育振兴、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以及研学实地调研,大学生心理适应及生活状况等方面的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研究。
4.推广一批工作成果。工作室注重辅导员成果的转化,努力让工作室辅导员获得感增强,提升辅导员在岗位的科研水平、幸福指数和工作动力。近些年,工作室连续四年征集辅导员优秀论文、案例,共计200余篇,拍摄沙龙视频20余部,成员荣获江西省思政工作论文一等奖5篇(高职唯一),二三等奖10余篇,主持或参与教育部课题 6 项,主持省级课题 3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7篇,各类期刊100余篇;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国家级荣誉8项省部级荣誉60余项,征集了形成了《和你共同成长的日子——高职学生德育手册》、《学生摆渡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实务》、《修身与成长——大学生育人成长读本》等著作。
5.创建一个网络思政平台。工作室运营“大树小树共成长”微信平台,创建“江西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宫婷婷工作室”视频号,以新媒体为媒介,创新“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路径,创造一系列“有时代热度、有人文温度、有思想深度”的网络思政教育“新产品”,通过讲述辅导员故事,传播思政好声音,力作有温度的新闻,做有高度的媒体,引领青年,服务青年。一是传播“正能量”,构筑网络育人新载体,打造富有时代感、亲和力和影响力的德育工作新平台。二是传递“好声音”,构筑网络育人新模式,充分利用江西红色文化资源,构建思政教育新模式。三是汇聚“金点子”,培育网络育人新力量。四是落实“真行动”,完善网络育人新功能。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平台,凸显学校“红专”特色,将日常学习与网络学习相结合。
三、成效经验
工作室成立四年多来,构建育人新模式、引领团队是追求、推动育人真成效。培育内部成员40余名,辐射全省辅导员上千余名,全国上万余名辅导员共同成长,以“立足高职,助力江西,面向全国”为目标,引领与辐射辅导员在职业化、专业化的道理上昂首阔步,努力前行。
(一)提升育人成效,构建思政育人“新”模式
工作室在学校立德树人工程2.0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育人新模式,将“德育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四种“师生成长共同体”模式做深做实。通过线上运营“大树小树共同成长”网络平台,实现“辅之以才、导之以德、圆之以梦”的三大实施模块,以优秀案例、他山之石、榜样力量、辅导员说、思政通讯等切入点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采用线上、线下“双线”形式定期开展在线交流、研讨,有效地辐射工作室的成果,使之成为工作室的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积极培育富有创造性、推广价值和示范意义的“师生成长共同体”精品项目或主题教育活动。
(二)涵育专业素养,引领辅导员团队“实”追求
以专家引领、自主研修、交流互助、共同发展为核心,工作室成员以“十个一”为成长规划,以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研究方向为纽带,紧密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和高校育人模式的特点,开展学术研究、实践探索、研讨交流等,形成专业性、实效性强的理论成果,同时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有效推动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和育人能力的提升,不断涵育强化辅导员的爱岗情怀、敬业态度、务实追求。在师生成长共同体理念下,带领一群辅导员实现了一些真实、有效的追求,不断地学习和提升,努力实现了四个“转型”:从自我成长到共同成长、从万金油到专而精、从各表一枝到报团取暖、从满腹牢骚到主动出击。形成了强大的育人合力。
(三)提升学生素养,推动思政育人“真”成效
工作室团队中,连续四年荣获全省高校“最美辅导员”相关荣誉(高职唯一),所带学生们在各项比赛中屡获佳绩,“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省级名师工作室”、江西省“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等师德先进典型不断涌现。近些年荣获江西省思政工作论文一等奖5篇(高职唯一),二三等奖10余篇,主持或参与教育部课题 6 项,主持省级课题 3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7篇,各类期刊100余篇;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国家级荣誉8项省部级荣誉60余项,形成了《学生摆渡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实务》、《修身与成长——大学生育人成长读本》等著作。团队成员所带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等良好风气不断树立,举止行为更加文明,1名学生获江西省“最美大学生”提名奖。对专业的钻研劲头足,自主早读、晚修、宿舍学习等现象较为普遍。学生技能竞赛参与率、职业资格证参考率、文体活动参加率近100%,课堂到勤率达98%以上。社团文化更加多彩,工作室活动品牌效应凸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