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自主试点单位 > 江苏大学

多维共享自治:江苏大学梦溪书院 建构“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02-09 21:42:36

 江苏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深化全员书院制改革为抓手,大力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持续完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体制机制,进一步推动学生走出宿舍,融入社区。学校强化“十纵十横五融通”的工作思路,坚持“一个中心、两院协同、三维驱动、四类阵地”的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一心一意,双十双百”的特色育人模式,持续打造集党建引领、队伍入驻、学生参与、文化浸润、数字赋能、条件保障为一体的“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共同体。梦溪书院作为全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前沿阵地,抓牢抓实人格塑造和行为养成两个核心,加强党建引领、强化组织赋能、推进学生自治,把学生社区“末梢”变成工作“前哨”,全力构建“多维共享”学生社区育人新生态,打造“学在社区、乐在社区、成长在社区”的创新成长新模式,合力共建书院育人共同体,做好沉浸式育人的“大文章”。

 一、以“三个强化”拓展党建引领路径,着力建构书院多“维”育人共同体

 一是强化组织建设。建立书院党团功能组织,激活书院工作内生动力。梦溪书院将党的建设根植于学生社区一线,按照宿舍楼栋、学生专业,设置9个网格化学生功能型党支部和9个楼栋团总支,推动实现学生社区党团组织全覆盖。以党建活动室、红色读书角等为载体,定期举办党员与学生一对一帮扶、朋辈宣讲活动等。通过强化思想理论学习、完善红色阵地建设、打造党建品牌活动等方式,不断增进青年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二是强化组织赋能。重视组织结构建设,打破传统单一纵向以学院为主体的组织形态,转化为以学院为纵向、以书院为横向的矩阵组织形态,实现“学院-书院”协同培养。书院院长(校党委副书记兼任)、协同学院党委副书记、入驻学生辅导员和社区公寓中心工作人员定期参与书院工作会议和活动,学生自治发展委员会协同功能型党支部和功能型团总支,开展书院相关主题教育及实践活动,定期汇报并总结反思,上下贯通、多方赋能。规范组织生活,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学习英烈事迹、观看红色电影、踏访红色基地等主题党日活动,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质效。

 三是强化阵地建设。协同外国语等学院设立书院党员工作站,筑牢治理根基。协同梦溪学院建立句容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将耕读教育与思想教育、劳动教育相结合,筑牢大学生强农兴农的初心使命。协同机械学院建立书院“研创”基地,融合研发创新与实践教育,坚定大学生献身研创的理想追求。协同校内图书馆建设集智慧空间、智慧借阅、智慧服务于一体的“智慧书屋”。协同校友企业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以“党建+就业”联动活动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图片 4.png

 二、以“三个融合”拓展物理沁润空间,着力建构书院共“享”育人新场域

 一是融合书院物理空间要素。合理运用书院外围空间,改造为花卉种植实践基地,开展育苗种植活动,为建设花香书院增绿添彩,实现劳动健心。打造“一院多室”的融合式空间。依托梦溪书院党总支书记陈权教授主持的江苏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建立梦溪书院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加强绘画投射技术识别和防范大学生隐匿性心理危机研究。依托共享学校图书馆资源,在梦溪书院建立梦溪书房,采用通借通还的模式,极大便利了学生的借阅和还书需求。此外,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一起,共建学业指导室、就业指导室、心理咨询室、党员之家、多功能活动室等学生共享空间,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

 二是融合校地多方育人资源。协同镇江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共同建立梦溪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实践基地,引领广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宽知识视野和眼界,塑造健全人格,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四个自信”。举办校友导师聘任仪式暨职业生涯规划分享会,选聘杰出校友和行业骨干担任学生校外导师,与学业导师一起共同为书院学生成长“引路”,帮助学生尽快找准人生前进方向。与企业开展院企全面合作共建,促进产教融合,为学生的学习科研和生产实践搭建更高平台,并提供丰富的实习实践和就业机会,实现院企共赢。

 三是融合传统和现代文化特色。开展梦溪书院特色文化和楼宇文化建设专家咨询和研讨会,将梦溪文化融入社区文化建设,凝练出梦溪书院院风院训。书院遵循“健全人格,行循自然”育人理念,以“全心全意,至诚至美”为立院精神,以“善学、正心、慎思、至善”为院训,设计出了独具特色的书院LOGO、院徽等,寄望梦溪学子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并了解自己独特的潜能,追求人格、学识和谐统一的完美的境界,成长为热爱祖国、勇敢正义、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有思想、富有同理心、有创意、敢于担当的时代新人。

图片 5.png

 三、以“三个推进”充分发挥学生才智,着力建构书院自“治”成长新体系

 一是推进制度建设。制定《梦溪书院学生志愿者工作方案》《梦溪书院学生自治发展委员会管理办法》《梦溪书院导师制管理办法》等制度,推行学生志愿者骨干、学生自治发展委员会与教师指导团队协同管理机制。通过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制定《关于梦溪书院楼栋指导教师聘任的通知》《关于梦溪书院楼栋心理辅导教师聘任的通知》《关于梦溪书院学生志趣共同体指导教师聘任的通知》等一系列管理条例,为每个楼栋、志趣社团都至少配备1名指导教师,精准、高效解决学生思想、学习、科研、生活、发展等实际问题。

 二是推进朋辈互助。选聘一批优秀研究生担任书院兼职辅导员和辅导员助理,实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聘用一批高年级优秀学生担任大一新生学长导师,定期开展学习、生活和职业等经验分享,促进经验和资源的深度共享。以学生志趣为纽带成立一批学生志趣共同体,组建梦溪书院“绘画心理”研习社、“阅悦致知”阅读社、“花香园艺”研习社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兴趣发展平台,营造积极向上的书院文化氛围。

 三是推进自治组织建设。召开梦溪书院多维共享学生自治组织聘任仪式暨楼长层长寝室长培训会,进一步开辟沉浸式社区育人场域,为学生打造“学在社区、乐在社区、成长在社区”的创新成长模式。开展学生自治发展委员会章程制定研讨会,邀请书院、学院和公寓中心相关负责人和学生自治发展委员会学生干部、楼长和层长一起,深入讨论制定章程内容,包括组织结构、权责分工、运作机制、选举与任期、会议制度等方面,推动学生自治组织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图片 6.png

(江苏大学)





责任编辑:赵天魁
江苏大学梦溪书院作为全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前沿阵地,全力构建“多维共享”学生社区育人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