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展演 || 数字建造学院:青春筑梦行,志愿暖人心

发布时间:2024-09-11 17:47:28

青春筑梦行

志愿暖人心

“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展演

01

项目背景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同学们面临着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问题与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建造学院意识到单纯依靠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同学们的全部需求。数字建造学院通过健全组织阵地、建立服务载体、建强志愿队伍、扎实开展活动,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模式。不断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精准化、品牌化。

该项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引领为核心,坚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旨在通过一系列具体、实用的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这次项目,期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氛围,让每一位学生在实践中凝心聚魂、提升专业知识与能力,引领学生成为新时代好青年。


02

主要做法






1.

深化于学 助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邀请学院领导、辅导员依托“创青春”等志愿服务平台,利用入学教育、主题班会等为契机,动员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大学生“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从“小教室”走向田间地头的“大课堂”,在锤炼思想中体悟成长,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区域发展赋能助力。

2023年,学院顺利与长春市宽城区乐丰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基地,举办挂牌仪式、签订志愿服务合作协议。乐丰社区发挥着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作用通过承接“社区青春行动试点社区”“志愿长春,爱在社区”“团中央伙伴计划”等项目为学院学生提供了一个合作交流、自我展示的平台。


2.

内化于心 深耕一线开展乡村振兴实践

青年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未来,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的重任。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青年力量的发挥尤为重要。学院积极参加国家级乡村振兴项目,开展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吉林省大安市,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方面提供服务。深入了解当地特色产业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助力产业升级;与当地农户交流,鼓励他们发挥才能,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在有“嫩江第一村”之称的太山镇长春村,考察生态环境,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团队成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大学生服务乡村、贡献社会的崇高使命,与村民心手相连,共同书写了乡村发展的新篇章,进一步加深了与村民之间的紧密联系与互动,也极大地增强了社区凝聚力,让乡村社会更加和谐美满。


3.

外化于行 躬身实践拓视野、社会责任勇担当

1.发挥专业特色,数字赋能社会志愿服务

学院依托专业特色优势,构建“专业+志愿服务”模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专业,有效解决社区存在的社会问题及困难群体生活需求创新开展一系列志愿活动。

重拾非遗 变废为宝——数字化构建非遗传承新模式志愿服务项目

以数字化为核心,以志愿服务为纽带。如以BIM技术赋能进行数字化为非遗文化作品打造三维立体模型,实现数字化保存,防止文物的损坏和遗失,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以数字技术助力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

BIM技术在智慧社区的应用——利用BIM模型进行疏散模拟演练

通过BIM技术绘制消防疏散模拟图等,利用BIM在智慧生活环境中的应用包括对老年人室内外生活环境的安全性应用,使用仿真模拟软件对老年人安全疏散进行模拟,为老年人的安全生活提供保障,助力社区解决存在的社会问题及困难群体生活需求。

2.以青春之名 赴家乡之约

数字建造学院在假期间积极组织学生就近就便参与到“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投身社会实践,助力家乡发展。2023-2024学年,我院共25名学生参加大学生“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其实践活动岗位分布广泛,涉及多个领域,如图书馆管理、行政部门管理、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志愿者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积累宝贵经验,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勇于担当的青春风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志愿者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积累宝贵经验,增长才干,深入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勇于担当的青春风采!

3.凝聚青年微光 点燃奉献微光

在深入社区、接触社会、进行志愿实践活动过程中,组织活动丰富、惠及学生,不同程度加强学生承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的思想意识、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兴趣特长、提供了展示学生风采的平台,依托乐丰社区服务基地,学院多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

重阳敬老情更浓

学院开展“感恩重阳,雄鹰爱心,老幼同乐”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志愿者们也要呼吁关爱老人,不“止”在“重阳节”,创建一个爱老、敬老、养老、助老的氛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听民意、解民忧、聚民心

学院开展社区居民需求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在民意调查中走进小区广场,耐心引导居民填写调查问卷,准确清楚地了解到居民所急所想,调动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带动居民为基层治理工作贡献力量。

“牵手城市美容师”慰问活动

学院开展慰问环卫工人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通过体验环卫工人的工作,体会到环卫工人坚守岗位的不易。他们希望带动广大居民群众参与到尊重关心环卫工人的行动中,从自身做起,爱护环境,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以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学院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和组织协调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为社会发展、社区治理贡献青春力量,实现社会、社区与高校“多向赋能”,打造多方共赢典范。

4.新媒体宣传志愿服务

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号、学院官网等宣传阵地,定期发布志愿服务新闻;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优秀团队以及积极参加大学生“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事迹进行报道并给予表扬。在新媒体平台上,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大众眼中,他们向老人送祝福、进行主题宣讲,奉献自己的爱心、展示志愿者的风采和志愿服务魅力。


03

项目创新点 






1.形成“专业+志愿服务”模式,依托专业优势,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效解决社会问题。

2.建立“院社联动”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社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开展互帮互助特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提升自主学习和长效学习的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4.将学生们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精准匹配和定位,考虑学生的不同喜好,以此提升社会实践效能、促进社会实践高质量发展。


04

项目成效 






1.自项目实施以来,学院100余人参加假期社会实践,50余人参加“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30余人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参加人数得到了全面提升。

2.学院获得社会实践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2项、校级2项。2022年在长春“三下乡”活动中获优秀团队三等奖,指导教师获先进个人,多名学生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

3.响应校团委号召组建的筑梦志愿服务团队事迹被共青团大安市委公众号、吉林重通成飞新材料企业公众号进行关注与报道,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未来,数字建造学院将坚持“我为同学做件事”“服务社会、记录时代、助力成长”,打造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志愿服务平台系列活动,为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着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为国家志愿服务事业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郭秋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展演 || 数字建造学院:青春筑梦行,志愿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