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抗逆力
人生需要抗逆力
人生需要抗逆力
“世界要征服每一个人,然而有些人却在被征服的地方变得更加坚强。”
——海明威
“生命最大的荣耀不是从来没有失败,而是每次失败后的不断奋起”。
——曼德拉
在抗疫这场持久战里,我们都需要一些精神力量提振信心。这种力量,与生俱来,却需要环境的激发才能结成硕果;这种力量,隐而不现,却最能救人于危难,它,就是抗逆力。
PART1
一、什么是抗逆力?
抗逆力Resilience,是指人们在面对创伤、危机、灾难或困境时,能够做出有效调节,从而获得生存适应,甚至从困难处遇中获得成长的能力。
这个概念有三个关键的地方:第一个是外在的环境出了问题,就如同现在,全球面临疫情问题;第二个是个体的反应——面对逆境,个体能够做出有效的、具有适应性的调节,这个是最核心的地方,因为这句话描述的是我们与环境的关系,逆境来了,我们到底是会被它打败,被它驯服,还是要奋而打败它。更进一步,环境当中,还能不能挖掘出一些可被我们利用的,帮助我战胜困难的因素?这也是我们跟环境的关系。我们要主动掌控这个关系,变害为利,化消极为积极,这,就是它的关键之意;第三个,是说我们不仅抵抗住了,我们还成长了,也就是说,抗逆力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PART 2
二、抗逆力的构成要素
(一)抗逆力的外部支持因素
环境有时是恶劣的,打击性的,甚至是灾害性的,比如说天灾人祸;有时候它又是哺育我们的土壤营养,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比如故乡的美景,学校的支持,家庭的温暖,环境当中这些哺育我们,能够促进我们生长的因素,就叫做抗逆力的外部支持因素,I have。这些资源越丰厚,越有助于人们解决问题,越让人有安全感,就越有助于抗逆力的生成。它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拥有关怀支持的环境:家庭是一个小的支持性环境;学校或社区,是一个大的支持性环境,而社会和文化,可能是一个更大意义上的支持性环境。
2.拥有正向的连接关系:民主的、理性的、温暖的家庭更容易滋养抗逆力,更容易塑造相互支持的氛围。在家庭之外,我们也会跟一些同学、朋友、老师、邻居建立这样的正向连接,必要时他们会向我们施以援手。
3.拥有积极合理的期望:合理的期望会减少不必要的压力,比如这个时期家人对我们的期望就是健康,别出事,而不是说你必须在这个时候去赚大钱,那我们自己就也调整一下期望目标,树立一些在当前的条件下能够实现的目标,就是最好的。
4.拥有有意义的参与机会:人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当中,建立跟社会的连接,获得对社会认知和自我价值感,这对个体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去当志愿者,或者是参与各种各样的有意义的校园活动,都是不错的。
5.拥有坚定清晰的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边界是为了保护我们不会被环境消融——现在全民抗疫,封闭式管理,它是限制,但同时也将外在大环境隔绝在外,将危险隔绝在外,避免我们被病毒侵害。
(二)抗逆力的内部资源因素
外部资源并不能直接指向成功,而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一个懂得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的人,才能真正将环境的效用发挥出来,让环境为我所用,而不是蜷缩在环境限制里。因此,与外部资源相比,更重要的是内在优势因素,I am,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它是个体对自己之所“是”的领悟和感知,是个体的自我认同与自我肯定,它通往人的内在。越是具有清晰的“I am”概念的人,越能够成为自己的主人,越能够驾驭外在环境。比如说,如果你内心有很清晰的目标,知道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且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给自己制定下计划,你就知道你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你就不会抱怨周围人天天打游戏不学习,不必担心没有人跟你一起学习,也不必害怕别人嘲笑你学习,因为你清楚,你的未来就是在你今天的学习和努力当中产生的。
因此,“I am”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I have”我拥有什么样的资源具有更强大的自信与内驱力,如果说“我有”会有缺乏的时候,那么“我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接纳自己,引领自己去改变现状。就像电视剧《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命运给了她一手烂牌,她却打的风声水起。
(三)抗逆力的效能因素
I can,即,我能干什么。人如果相信自己有能力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种自我期许,也叫做自我效能感,它会推动人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向前。想想看,有多少时候,你没去做某件事情,是因为你觉得你不能,而不是因为你真的不能。所以,人有时候需要去突破自我局限,去尝试迎接挑战,去拓展新的自我的边界。当你做到了,你的“I can”就有了更多的、更丰富的内容,也就是变得越来越有能力了。
PART 3
三、高抗逆力的人格优势
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曾经讲到过:具备高抗逆力的人至少具有四种人格优势:
(一)社交能力强;他们具备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所需要的品质、技巧和态度。他们待人友善,能够引发他人的积极回应;他们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欲望和诉求;他们对他人的行为、欲望和行动倾向表现出同情、宽容和理解;因此,他们也更容易获得来自他人的支持。
(二)问题解决能力突出:遇到事儿不怕事儿,能够主动地去解决问题;他们的坚韧性、灵活性都比较突出,而且有一种批判性的思维,不随波逐流,不逢场作戏,能够提出一些富有意义的见解、看法和建议。
(三)自主精神明显:自我意识清晰,具备积极的主动的自我态度和认知,自信自强的精神比较明显,有一种自我强化的力量。他们肯定自我的价值,清楚自我行为的意义。他们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最终,成大器。
(四)目标感非常鲜明。目标感,是一种使命必达的信念,是一种既深知要去向哪里,又深信我必达那里的信念。小到读书训练,大到家国天下,目标感始终是行为的引领者、督促者、成全者。有着超强意志力的人,必是有着清晰目标感的人。因为唯其如此,才能历久弥坚,才能奋不顾身。革命战争年代,对新中国的期盼;以及今天,对战疫必胜的信念,都是目标感的最好的诠释。它们也是今天抗疫英雄身上闪烁的光芒!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也许疫情不过漫长人生中的一次经历,是人生的一块砺石,它就是要磨砺出刀锋,磨砺出宝剑。这块试金石,最能试出,谁才是这场战役中的最后的赢家!
PART 4
四、疫情下大学生抗逆力的养成
疫情是一个时代背景,在这个时代背景里的人,无一例外,都会受到影响,或重或轻罢了。但是这个时代也是一个英雄倍出的时代,尤其我们体育学院的人,在抗逆力上我们是有着先天优势的,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我们都具备生成抗逆力的积极条件。我们有着强壮的体魄,坚韧的精神;我们有着集体主义的传统;有着血性男儿的本色;有着卓越的领导,有着严明的纪律。这些资源成就了我们抗疫过程中的一曲曲颂歌。我校的200多名志愿者在长春的重点交通卡口测温,登记信息;3月13号的晚上,为了保证湖南和广东支援长春医疗队顺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我校连夜招募志愿者赶赴南岭体育场,火速搭建了6个模块化负压核酸检测实验室,让长春人民看到什么体院速度。他们中,有我教过的本科生,有我指导的研究生,当我在视频里面看着他们累极了,睡在冰冷的水泥地上,我的心被紧紧的揪成一团,然而我却什么也不能说。就像一个老妈妈送儿上战场,内心充满了担忧,心疼,却又深知他们肩膀上的责任担当,深知他们内心里的家国情怀。
我们身边还有一群这样的战士:
他们当中,有纤细柔弱的女性,有头发花白的师长,有大病初愈的患者,有经年腰伤的忍者。他们不言痛,不言苦,不思代价,不论短长,每日争分夺秒,风雨兼程,只为把一份份餐盒热乎乎的送到同学们的手上,把一份份爱心包及时传递到同学们的手上。这些视频中的内容,只是自封校以来学工队伍所承担的众多工作中的一部分;而我们的学工队伍,也是我们吉林体育学院众多奋斗在一线的抗疫工作者中的一部分。正是所有抗疫人的汗水浇灌了校园的纯净;是他们的顽强塑造了校园坚实的壁垒,为我们撑起一方平安。而同学们,我们能感谢他们的方式,就是做好我们自己,正如我校黄金林书记讲的那样,在这场战役中,我们每个学生都是站在战场中央的战士,宿舍就是我们的战场,病毒就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同筑一心,共赴战场,不久的将来,必将赢得胜利的凯歌,再创壮丽篇章。
是啊,疫情是环境给我们出的一道题,一张考卷,而我们却要用众志成城,用坚忍不拔打败它!我们不仅要打败它,我们还要捕获它——封闭的是空间,敞开的却是心灵;我们从这场战役中总结经验、吸收营养,珍惜时间、成就自我,他年回望,我们会笑对来路的坎坷,感谢抗逆的成长。在此,我希望大家和我一道,能够做到以下四点:
(一)积极处事不怠惰
积极的思维,积极的视角能帮我们改善我们与环境的关系,正确的认知观念是个人面对逆境时的重要资源,它能够帮助人理解和评估逆境,帮助人容忍逆境带来的高压,能够将逆境视为是暂时的情景,而不是看作是永远的暗无天日。这就是你怎样看待逆境,决定了逆境是束缚了你,还是成就了你。
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就像不断地往我们的“心”里塞东西一样,所以我们有个词叫做“心塞”。面对心塞,我们能做的事,(1)帮你的心扩容,让它能装下更多的东西;(2)当不能扩容时,就想办法条理化,合并同类项,之后打包封存。这就好比说,你有一个房子,如果只是不停地购物,不停地往里装,还是随手乱塞,那么再大的房子也会被塞满,对不对?而且,房子越大,东西越多,你越会在用的时候找不到它。所以要时常梳理我们的认知,让它变得有条理,让我们的理性和感性能够整合在一起。这时候人就轻松了,自在了。
所谓积极,就是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被自我认知所局限,不断向外扩展自我,成其大器。
具有高抗逆力的人,通常能够比较积极地看待自己的内部资源,善用外部资源。他们通常有比较好的自我认同,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与周围的人真诚相处;他们能以成长的视角积极地看待生活中的问题。乐群、助人、乐观、豁达。幸福的人之所以幸福,是因为他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用积极的意义激励自己,升华情感,给自己赋能,你就能活得像小强,越是经历挫折,经历困境,越是活得坚韧,活得顽强。
(二) 合理规划不拖拉
我们常说,现代人的生活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忙碌,太多愿望来不及实现,在心底里积压成了不完满的感受;疫情却像是给世界按下了暂停键,给了我们大把的独处时间,让我们跟自己的心在一起,去看一看哪些愿望才是最重要的,哪些理想是应该去实现的。宅在寝室,也要宅得有意义,所以宅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宅。
拖拉很多时候是由于想做的事超出自己实际的能力所引起的,或者当下这件事虽然不是让你自己犯难的,但是你有一个让你自己犯难的愿望,而那个愿望,或者跟实现那个愿望相关的一些人、一些事牵扯了你太多的精力,让你不能抽身出来去关注别的事;最终把自己搞成躺平的状态,累并痛苦着。所以,要分清楚什么是紧急之事,什么是重要之事,什么是重要且紧急之事,梳理清楚目标,制定合理计划,让目标能够牵引你。既要常思考人生大目标,又具备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的能力,按照小目标来做每天的计划,每周、每月、每学期的规划。越清晰简单明了越容易实现。
读一读愿望清单里久违的书,背一背考研宝典上的英语政治;有人说,当一个民族遇到灾难时,还能够有读书声,这个民族就有希望。快乐学习的秘诀,是既要给自己意义感,又要给自己成就感,让自己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比如背单词,你别从A开始背,太多,太痛苦,你把书翻过来,从Z开始背,你会发现你很快搞定了26个字母中的一个,对不对。
还可以跟同学分享你在学习上的小进步,培养能与你共同分享的友谊,只要肯挖,你的脚下就有金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注重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事情一点一点地来做,只要方向是对的,最后总能达到目标。
(三) 灵活柔韧不偏狭
柔软的力量更持久,思维灵活的人更柔韧,更具包容性,更容易与他人产生共鸣。因此,灵活柔韧的人,不枉守执念,不妄自菲薄,谦逊慎思,涵容笃行。相反,那些僵化偏执的思维,有这么几种:
1.绝对化、过度概括化的思维:如“这个人绝对如何如何”,“我必须。。。”、“天下乌鸦一般黑”,“所有的男人都不靠谱。。。”“一件事做不好就觉得自己处处都不好。。。”这样一些想法,都是过度概括化的思维,一种以偏概全的思维。
2.非黑即白的思维:好像世间万物“不是最好的就是最差的”,身边人“不是跟我好就是跟我不好”,事实上,世间本有很多中间地带,不是非此即彼的。学会允许“不好不坏”的状态出现,学生接纳“这个人可以是我的朋友,也可以是别人的朋友”,甚至,他的朋友也会慢慢成为我的朋友。
3.糟糕至极的感受:这是一种灾难化的思维方式,无望无助,觉得天下没路了,却忘了“天无绝人之路”,鲁迅也告诉我们“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就成了路”,世上总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四) 心怀感恩立格局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人生的一种态度,也是人与他人,人与世界的一种关系。学会感恩,我们就对他人敞开了一扇心门;学会感恩,我们就能看懂别人的辛苦和不容易,更能生出内心的大爱和宁静。所以,感恩,不光是向别人表达,与别人建立连接;感恩,更是对自我局限的反思和接纳。
怀有感恩之心的人,通常更容易在逆境中重拾意义,提升自己应对挫折的能力。恋爱分手可能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但是想想这场恋爱曾经给你带来过哪些好的习惯,哪些好的做法是应该继续保持的,保持这些是为了让自己做一个更好的、更完善的人,也不枉这一场付出。
疫情封校,我和大家一样为不能洗澡而尴尬,但是看看照片上的他们,和他们,风餐露宿,何谈洗澡,我们又怎能不心怀感激,怎能不释怀当下呢!懂得感恩的人才能收获幸福。
最后,希望当疫霾散去,春暖花开,我们每个同学都可以说,疫情虽苦,却历练了我们的抗逆力!让我们更似一颗苍松挺立山巅;更似一只苍鹰翱翔蓝天。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