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把研究生新生引向科技前沿”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南湖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9-25 22:45:59

“如果研究生能过这九个‘关隘’,那就趋近学术前沿了”“我的方法就是兴趣导向、分类培养”“真学问往往就在田间、在车间”……

连日来,研究生导师们通过面对面交流、一对一指导,到实验一线、生产一线、教学一线、研究一线,洞幽前沿势态、烛微前沿细节,把研究生引向科技前沿。

从“群体摸底”到“个性培养”

“今天我们的屠宰测定和采样任务比较繁重,先采血,再到心、肝、脾、肺、肾,再到小肠、结肠、盲肠、肌肉和脂肪等组织,还要同时进行猪胴体和肉质性状等各项指标的测定,每一项都不能有丝毫马虎……”在种猪测定中心的一间实验室,刘榜教授正向新生们介绍屠宰测定和采样的重要性、注意事项,表型测定和样品采集是猪育种研究的基础数据和研究材料,不能出任何差错。

实践出真知、科学问题来自实践。现场观摩是雷打不变的环节,刘老师说,“新生报到,先到猪场”是熊远著、彭中镇、喻传洲等老先生传承下来的方法,也是新生对课题和研究对象有一个直观感受的重要方法之一。多年来,浙江金华、广东深圳、武汉新洲、上海等地都留下了刘老师和同学们实践调研的身影,猪场一线是发现并提出科学问题的“活水源头”。

参观见习,对于刘老师来说还有一项任务就是从侧面观察每个新生特点,“群体摸底”而后再“分类指导”。“参观和感性认识只是第一步,我会根据他们的特点,先整体了解,再分类培养、个体指导。”她说,从专硕、学硕再到博士、博士后,他们被分别安排在猪场一线、表型测定与记录、数据收集与分析、基因功能研究、组学大数据的处理与算法等不同领域和方向,各尽其能、各施其才。

其实,早在研究生复试阶段,刘老师就会谈到专业认知。他们团队的核心使命是地方猪种质特性挖掘、保护与利用,保护的目的是利用。地方品种资源是新品种培育的素材,在发现地方品种优良种质特性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开展新品种培育,这是将我国从“种猪大国”变为“种猪强国”的基础。刘老师向新生谈起团队正在培育的抗病优质“鄂通两头乌猪”新品种时充满了喜爱。

刘榜教授与研究生交流学术进展(记者 川竹 摄)

学生杨清华就得益于分类培养。他本科就读华农,在《家畜育种学》课堂上认识刘老师并开启了科研之旅。在发现杨清华同学有很好的数学基础后,刘老师在新入学伊始就专门把他放在课题组的数据分析小组中。目前,他们已有1000多头“鄂通两头乌猪”新品种的基因组、转录组、表型组等多组学数据,这为日后的科学研究和新品种继续选育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把研究生带入科技前沿,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刘老师说,“科学问题往往蕴含在对新知一点一滴的积累之中。”为此,她专门为学生设计了智能化测定,引入智能和智慧农业、信息农业,为开展全基因组育种做铺垫。

实验室文化是团队前行的精神食粮。在彭中镇老师的基础上,刘老师凝练了“博学、创新、诚信、和谐、高效”的实验室文化,并言传身教加以弘扬。她经常对同学们说,老先生们从5平方米到如今5万平方米的实验楼,来之不易,身边的“狮山大先生”教育家科学家精神永远值得大家珍惜和弘扬。

苏秋菊、袁娇、王维民、孙亚奇、王文君等就是刘老师在分类指导中培养出的优秀研究生,如今他们都可以“独当一面”了。刘老师满脸微笑地介绍他们给新生认识,希望他们的榜样作用能流传下去,“这对于个人,是做一些研究工作,对社会和国家实际上是聚力‘种业振兴’,这是整个研究工作的大局……”

如今,已经从教40年的刘老师显得很从容。她说,和新生聊天可以从实验室到西苑家门口,她坚信,工作做仔细了,人才培养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新生入学需过“九个关”

“摸清楚家底”“一对一聊天”“对新生了如指掌”,这三点是工学院廖庆喜教授在研究生新生入学时他给自己提出的要求。从新生入校那一刻,他就开始记录下与学生交流的时间,详细记载他们的基本情况、学术兴趣与爱好特长。这是研究生培养第一步。

新生如何才能到学术前沿?廖老师说他有自己的“笨办法”——每位新生必须完整地研读自己所指导过的每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新学期之前,新生会下载学习完100余篇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新学期开始还要在组会上各自分享他们对学习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技术和创新点。

工科尤其是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为缩短研发周期,需要学习和掌握大量最新的现代设计方法和设计软件。开学伊始,廖老师会在组会中要求研究生主动开展AI技术、数字孪生、虚拟仿真和EDEM与ANSYS等软件,让大家主动学习,“这些现代设计方法和软件本身就含有前沿的内容”。

廖庆喜教授在田间指导实验(通讯员 万星宇 供图)

他说,如果说带领学生熟知现代农机装备是基础,那么研究生还需要过另外更深层次的“关隘”:政治关、文献关、计划关、设计关、实践关、软件关、写作关、交流关、协作关,九大“关”,系统回答和涵盖了研究生培养的各方面。

学生万星宇便是廖老师这样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他记得刚进实验室的时候,廖老师的“一根本、三学问”(学术道德规范是根本,一问“何为科学家精神”,二问“时间用于何处”,三问“过好哪几关”)一直影响和激励着当时还是“学术萌新”的他。只不过,那时的“六关”,已经演进为现在的“九关”。

数十年如一日,廖老师强调“先做人、后做事”,学术道德规范是底线,每届新生入校,他都会强调:“诚信是为人之基”。

“跳出农机看农机”“跳出专业看专业”,廖老师激励学生:“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专业,可以运用所学所长,寻找交叉点,打通科学堵点,立足服务产业,在有限的时间内研究出不错的成果来!”

“鞭打快牛、手牵慢牛”

打开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杨细燕教授的一个名叫“抗逆组十四五规划”的文件夹,会发现密密麻麻的“周计划”“月计划”“月表”“年度规划”……新生学术训练的“台账”一目了然。

这是杨老师为同学们作的人才培养规划,一人一策、一人一案。她说,这实际上是张献龙院士带学生的传统,“鞭打快牛、手牵慢牛”,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是他们开展研究生育人的重要“法宝”。

“新生到校,我不会急于安排他们开展具体的课题,而是‘暗中观察’,逐个培养。”杨老师介绍,她首先会给新研究生一个题目,让他们查阅10篇左右的文献撰写一个综述报告论文或者在第一次的组会上进行交流。这之后,杨老师和新生将有一次持续将近2小时的深度谈话,深入考察学生的学习计划和状态,帮学生分门别类树立目标。

小组会是杨老师跟同学们学术交流沟通的重要形式。除了每两周一次的组会,她还要求每个研究生定期撰写研究进展,进展的频率,新生一周一次、研二学生半月一次、博士研究生一个月一次,锻炼信息抓取能力、培养学术志趣、构建知识迁移和提升表达能力。这种形式对于新生尤为重要,每周一次的进展汇报不仅让老师把握学生的研究进度和状态,更重要的是让新生同学们深入思考自己的科学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组会上,除了文献分享,杨老师还建议同学们阅读分享著名科学家和他们的事迹,培养他们对科学家精神的认知。她经常会推送论文、公众号文章和经典文献给学生。

杨细燕教授和研究生一起研究文献(记者 川竹 摄)

孙思敏同学就是因著名科学家分享而“崭露头角”的。一次,她的分享和杨老师需要找的科学家不谋而合,而这位科学家的研究领域、方法和技术路径刚好是师生都比较期待的,于是,大家一起头脑风暴,开启了一场新的实验。

“而在这之前,我对身份转变,对学习、科研和生活的感觉都很复杂,既紧张忐忑,又迷茫无措。”孙思敏回忆,杨老师的分类培养和兴趣构建,让她对“棉花逆境生物学”有了深刻理解,也逐渐在这个领域有了自己一片“小小的天”。

学术训练是积沙成塔的过程。杨老师说,即便偶尔在机场或者高铁上,有了好的想法和思路,她也会推给新生,启迪他们思考,如果有比较可行的实验借鉴,他们会马上准备实验设计,启动新的科研计划。

发现每个新生的“闪光点”是杨老师一直秉持的。这点在张文浩同学身上表现明显,他的特点是话少、勤奋、负责,于是杨老师专门把他安排到温室和培养室管理,逐渐,张文浩既找到兴趣点也建立了信心,在学习中进步很大。

“我经常和同学们说,科研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杨老师分享说,科研需要有“价值观”,而她所研究的棉花抗逆,尤其是抗干旱,对棉花的生产布局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她希望自己和学生有朝一日能创制新的育种范式,为我国的棉花事业做出新贡献。

“究真问题、找真答案、做真学问”

“什么是真学问?”“什么是科研底层逻辑?”“什么是科研的幸福感?”在公共管理学院柯新利教授组会上,他正与同学们互动,提出自己的见解。

每年研究生新生入学,柯老师总会跟大家介绍“健康、自律、积极、创新、合作、奉献、感恩、快乐”八个关键词。在新生吴小飘看来,这既是学术道路上所秉持的态度,又是人生中需要保持的一种精神。

吴小飘记得的关键词还不止于此,“培养优秀的你,建设美丽的国”“体育锻炼极端重要”“微笑多一点、责备少一点”“努力多一点、抱怨少一点”“我的人生由我定义”,柯老师的话总能透过语言,直指心灵、产生共鸣。

柯新利教授与课题组成员交流(记者 匡敏 供图)

柯老师把自己的课题组简写为“SLS小组”(Sustainable Land System Group),被同学们亲切称为“手拉手小组”,他希望所有新生在这里收获知识和成长。他说,在这个小组里面,大家可以选择做有灵魂的人,做有意义、有趣味的事,做正确的事。

对于新生,柯老师建议大家理解一个基本概念:研究是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发表文章。他希望同学们研究真问题、寻找真答案、做出真贡献。他鼓励同学们多讨论交流,“相信我,讨论越多,你收获的就越多,成长就越快!”

开学伊始,吴小飘就收到了来自柯老师的“精进日志”,里面详细规划了季度、月份、周、日的时段计划和复盘反思,让大家对学习规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梳理,明白每天的要事,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要事,通过贯彻“要事第一”的原则实现自己的成长。

“土地利用变化、耕地保护与利用、国土空间优化配置……所有的前沿问题并不都在书中,但读书是基础,一辈子都要读书!”柯老师还一口气给研究生新生推荐了43本书,从专业书籍到写作沟通、文学历史、名人传记,他广泛涉猎也广泛转发,与同学们分享读书之乐,汲取书本中的无尽智慧和养分。

学生吴小飘把导师的这种入学教育叫做“鼓励与尊重的治愈之旅”,她说,这将激励她在学术之路上越走越开阔。

责任编辑:郑越 周雅萱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连日来,研究生导师们通过面对面交流、一对一指导,到实验一线、生产一线、教学一线、研究一线,把研究生引向科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