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创新思维,助力竞赛备赛|我校举办“基于专创融合的竞赛底层逻辑与备赛路径”专题讲座
2025年2月27日晚上19:00,我校教务处、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学生工作部)联合在国际报告厅举办了“基于专创融合的竞赛底层逻辑与备赛路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作为大学生创新大赛的重要环节,旨在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为即将到来的省赛、国赛做好充分准备。
讲座伊始,李泽友副处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大学生创新大赛正是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我校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早动员、早启动,为参赛团队提供优质服务和全方位保障。
随后,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张庆朋老师为大家带来精彩的讲座。张老师首先介绍以往在创新竞赛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但同时也指出了当前可能存在的问题,即对比赛底层的认知不足。他强调:“备赛不是临门一脚,而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张老师进一步阐述了学生取得优秀成果的背后原因,包括教育维度给学生带来的全面培养、学校对团队的高度重视以及“科创、产创、思创”的深度融合。他特别提到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指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不断推升新领域的发展,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谈到双创竞赛的核心内容时,张老师指出,竞赛比拼的是教育创新的成效和人才培养成果。他分析了评委认为项目缺乏亮点的原因,并强调了知识、技能应用、想法以及创业教育在备赛中的重要性。专创融合,不仅是专业知识的运用,更是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的结合。张老师详细介绍了学校开放的丰富资源,包括一流学科、一流平台以及一流的导师团队。他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广泛资源对学生视野和格局的拓展作用,并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发现创新的点,写出具有深度的论文。
在创业教育方面,张老师强调了学校搭建平台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创业能力的全方位提升。他特别提到了“海医辨识度+学院专业度+特定领域+创新创造典型成果”的竞赛策略,强调在备赛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学校的特色、学院的专业优势以及特定领域的需求,打造具有海医辨识度的创新创造典型成果。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项目的竞争力,更能彰显我校的综合实力和人才培养成果。
张老师还分析了市场调研、市场现状以及特定场景下的价值判断,指出清晰表达项目价值是评判项目的最终标准。他鼓励同学们要紧密结合专业背景,深入挖掘特定领域的创新点,通过创新创造实现个人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最后,张老师分享了项目选择和培育的基本逻辑。他鼓励同学们要有清晰的价值主张,勇于面对自我怀疑,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他强调,规则背后是规律,复杂问题需要综合运用知识和能力来解决。在整合概括内容时,要学会运用关联词连接,将各个部分串成一篇完整且有逻辑的文章。
此次讲座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备赛经验,更激发了大家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相信在我校的支持和指导下,同学们定能在未来的竞赛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