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校园行”艺术沙龙活动跨校区举行
这是全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岭南传统舞蹈)汕尾校区教学研究基地挂牌之后的首次主题活动。
岭南舞蹈文化资源承载着多重文化内涵和深厚的美学意蕴,反映着岭南地区人民的生活习俗、历史印迹与哲学观念,蕴含着深层的文化与艺术价值。为了推动岭南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充分利用高校美育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以及多校区协同发展的优势,5月12日晚,非遗校园行“沉浸式体验·岭南舞蹈”艺术沙龙活动在华南师范大学广州校区石牌校园与汕尾校区滨海校园跨校区连线。这是全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岭南传统舞蹈)汕尾校区教学研究基地挂牌之后的首次主题活动,由基础教育学院刘美辰老师与音乐学院舞蹈系研究生共同担任分享嘉宾,基础教育学院林瑜老师主持。
18:30,活动正式开始,汕尾校区舞蹈队以一段精彩的英歌舞蹈表演作为本次活动的开场,表演浑厚大方、劲力短促,气势动人,让在场学子感受到英歌的威武雄壮与豪迈气势。
随后,由舞蹈系研究生李业森结合自身研学经历向大家介绍潮汕英歌舞的起源和背景,分享舞蹈系学生在实地调研英歌舞蹈过程中的收获,并共同观赏了英歌舞蹈的经典舞台作品。英歌舞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粤东地区。其主要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动作健壮有力,节奏强烈,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
观看完视频后,由刘美辰老师带领大家体验英歌舞的基础动作,从英歌舞的外旋槌、内旋槌、横击槌、撩击槌等基本槌法开始,再结合弓步、马步等基本步伐的练习,由简至难,循序渐进地英歌舞的基本元素、动律与舞姿。在场师生兴趣盎然,掌握地十分迅速,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了一套极具风格的动作短句。通过沉浸式的体验,大家对英歌舞独特的精神气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练习结束后,两地师生互相交流了自己的感悟和想法。
蓝玉婷同学:刚刚在练习英歌舞的过程中,手握英歌槌,感受手中的重量,一种力量感油然而生,敲击英歌槌,发出的清脆的击打声,让我清楚地感受到英歌舞作为一种祭祀、庆典、驱邪避害的舞种的文化内涵,从舞蹈动作中能感受到一种文化、艺术的震撼感。
杨玥青同学:我进舞蹈队学的第一支舞就是英歌舞。最开始,我对于这个舞种是非常抵触的,因为,我觉得它非常的原始和狂野,不像是女孩子跳的。但后来,在学习它的过程中我不断发现不断体会它属于岭南地区人民英勇果敢的精神力量,并且试图在每一次表演中表现出这种力量,也逐渐喜欢上了英歌舞蹈。今晚,学习了英歌舞的历史渊源并且观看了几个不同风格的英歌舞之后,我加深了对英歌舞的了解,并更加能体会到这种原始状态下的文明的美丽,这种不论男女都能演绎的不同力度的美。当然,我也希望在未来的时光里能够继续演绎、传播这种美,并且,与大学城校区舞蹈系的师兄师姐们多多交流,学习更多种类的岭南舞蹈。
张洁老师:我比较喜欢舞蹈,我相信舞蹈的表达性,对于这些动作符号我充满了敬畏。今天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我感到舞蹈是可以引领人的精神的。我以前看的歌舞,更多的是节奏欢快的,我很容易被感染,心中充满了快乐的气息。在今天以前,我更多地把舞蹈定性成是一种文化消遣,是小资情调的,是“经济基础”基本满足之后的享受。但今天看了英歌表演,我开始想:这不就是劳动人民的舞蹈吗?劳动人民是充满力量的,我们现在的人民难道不再是劳动人民了吗?我们如今尤为强调劳动对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性。那么,像英歌舞蹈,作为劳动人民精神的结晶体现着力量、奋斗、踏实——这正是我们在当代要弘扬的价值观。英歌的特点里有一条是“典型的人物形象”,我觉得英歌的精髓在于那种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的精气神,它可以讲神话,更可以讲我们民族的历史。英歌的故事是普通人民经历过何种苦恼,又如何重新意气风发的故事,这是任何时代的普通人都有的故事。
最后,在舞蹈系研究生余思琪的带领与讲解下,汕尾分场的师生们共同欣赏与认识了岭南地区其他种类的舞蹈以及舞蹈表演道具。本次活动让师生们认识并了解岭南传统舞蹈文化,感受其独特魅力,获得了丰富审美体验。
英歌双槌敲击间的响声激荡在师生的心间,潮汕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歌舞是沿海地区岭南舞蹈的代表性舞种。一次次的起舞能引起中华儿女强烈的情感共鸣,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增强了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