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高校 >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向美而行”文化工作室探索美育工作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6-16 07:15:06 黑龙江大学

红色文化滋养,美育浸润育心,艺术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科特点,以“向美而行”文化工作室场域建设为契机,探索美育工作新路径,为学生成长成才注入新动能。

一、党建引领铸魂,筑牢一站式红色阵地

学院凝聚“育美铸魂”党建引领力,筑牢“一站式”社区红色阵地。学院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关键点,发挥“艺术+思政”的育人优势。一是以课促学,通过党团班一体化辐射带动各团支部开展各类互动式、分众化理论宣讲活动,将院党校培训课程、主题党日团日开展在社区;二是以创促建,学院组织设计专业学生原创设计“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团活动室,形成学生宿舍内的红色育人场域;三是以导促助,深化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形成“思想引领、专业提升、作品创作”的共学互促模式,创作红色文化作品反哺“一站式”社区建设,以生动的艺术作品展示理论学习成果。

1.jpg

2.jpg

3.jpg

二、文化浸润培根,打造“一站式”美育场域

学院“一站式”社区建设依托“文化自信·艺术先行”校园文化品牌,围绕“双心双护”心理育人理念,按照“志愿+艺术”特色服务模式,在文化浸润、心理呵护、志愿服务三个层面强化学生社区的美育功能。

一是深植文化根脉,开展美育知识科普:开设“片语织春”“丝竹和鸣”“吟唱风雅”“舞袖生风”“声动春澜”“华服织梦”等非遗文化课堂,激励学生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交融中坚定文化自信。

微信图片_20250613183513.jpg

5.jpg

6.jpg

二是以美润心守护,举办美育体验活动:依托“五育并举,润心赋能”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精品项目,开展“乐动青春”心灵音乐会客室、“映照梦想”心理绘画体验、“塑造心灵”心育主题泥塑沙龙活动,培养积极审美情趣,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7.jpg

8.jpg

9.jpg

三是志愿实践参与,形成美育成果展示:组织雷锋日社区美化、黑大主题墙体手绘、文创作品捐赠等系列“一站式”社区建设志愿服务活动,将学生原创设计落地“一站式”,建设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园区,形成美育展示墙、作品设计角等美育文化展示空间。

10.jpg

11.jpg

12.jpg

三、专业赋能育人,构建“一站式”融合矩阵

学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融合校院社的综合育人力量,优化育人队伍,构建起具有专业性、艺术性、学理性的“一站式”育人矩阵。学院持续将美育育人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相融合,主动将美育教学从课堂主渠道延伸至学生社区,形成以领导干部带头、党员教师示范、学工队伍协同的学生社区美育导师队伍,常态化开展非遗实践工坊、艺术创作沙龙、涉及作品展交流等活动,学院按照贯通式培养目标,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首届本硕学风论坛、研究生心理班会等活动,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学院锁定全员参与着力点,让辅导员、专业教师指导在社区;擦亮创新发展闪光点,学生干部、党员先锋、学业标兵服务在社区,实现学院党建引领、教师队伍入驻、本硕学生参与、美育场域建设的融合发展目标。

13.jpg

14.jpg

15.jpg

艺术学院将“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育人的重要阵地,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着力打造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的“大思政”格局,探索美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实践创新。接下来,学院将继续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品牌活动,构建富有黑大特色、艺术特点,体现思政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园区,切实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姜志懿
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科特点,以“向美而行”文化工作室场域建设为契机,为学生成长成才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