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享 引路人|寒假心育第二期——成为有“福”之人
今天这期寒假心育,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成为有“福”之人。
很多人在努力追寻自己人生的意义,并愿意付出努力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许有人会说那就是“卷王”,这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别人的人生,不论消极还是积极都是自己的感受而已。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都有感知,如果奋斗使人快乐,收获使人满足,那么成为别人眼中的“卷王”也挺好。但是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人不能快乐地奋斗,也不能安心地“躺平”,怎样都对自己不满意,就别提幸福的生活了。
很多人都在追求自己没有的东西,却忽视已经拥有的东西。当我们听到别人说“你真是有福”的时候,是因为别人在我们身上看到了他们不曾拥有却无比想要的东西,因为人们总是习惯发现并羡慕别人拥有的,而习惯忽视自己拥有的那些别人同样羡慕的东西。
因此,即使一个人拥有别人看来再多的“福气”,但是自己意识不到、体会不到,那么这个人也不会幸福。成为有福之人,不如说是成为一个能够体会幸福的人。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可以这样来做:
①自我接纳:认真地对待自己,能够看到已经拥有的价值,不纠结无法改变的事情,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愿意陪着自己生活,不纠结过去,不计较未来,抓住眼前能抓住的东西。
②他者信赖:无条件地信赖他人,建立深厚的关系。面对被背叛的恐惧,我们做好“课题分离”,即我信赖是我的课题,别人背叛是别人的课题,接纳真实的自己,看清自己能够控制和控制不了的方面。
③他者贡献:不是牺牲自己,而是做一些事情,让自己体会到“对共同体有用”,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获得归属感。
最后总结一下,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做到自我接纳,就不会惧怕他人的背叛,做到他者信赖。因为对他人的无条件信赖,把他人看作伙伴,就能做到他者贡献。正因为对他人的贡献,就会感受到自我价值,并接受真实的自己,进一步做到自我接纳,形成良性循环,这就是幸福的方法。
同学们如果也想感受更加有福、幸福的人生,不如在假期按照上述方法尝试一下,也许会收获不一样的心境,发现更好的自己。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