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制”共育金融先锋
“双轨制”共育金融先锋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与会计学院于2024年3月将学工队伍的办公地点从实训楼搬迁至学生宿舍区域(学生社区八号宿舍楼东段守诚学生工作驿站),依托学院实际情况,创设“双轨制”共育模式(辅导员+导师共同培育),学工队伍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实现思政教育、管理服务与学生成长需求的无缝对接。经过整一年的工作推进,金融与会计学院在学生社区管理中的队伍入驻创新中形成了以下典型经验:
一、党建引领与架构创新
学院推进党建进社区,功能型党团组织全覆盖,在学生社区成立守诚学生工作驿站功能型党支部和两个楼宇党小组,构建“学院—社区—楼栋—宿舍”协同管理机制;实现学生党员100%社区报到,并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实现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在社区建立“党建领航”模式,将辅导员、导师协同纳入社区管理体系,强化党建引领思政教育,构建“条块协作、师生共治”的社区治理体系,辅导员全员入驻学生社区办公并实行每日巡查责任楼栋机制。
二、队伍入驻与协同管理
1.辅导员全员入驻与导师轮值入驻
学院要求辅导员全员入驻社区,推行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模式,“进课堂、进班级、进楼栋、进寝室”,每周通过辅导员周例会制度,实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并反思总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提升辅导员整体素养与管理能力;学业、专业、就业导师定期轮值驻楼办公,为我院学生开展学业、专业、就业指导等专项服务,为学生就业务方面排忧解难;同时,我院设立“书记院长面对面”制度,学院党政领导干部每周在社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倾听学生心声,就学习生活等全方位为学生排忧解难、提供相应教育引导。
2.分层协同管理机制
建立学院领导联系社区机制,学院党政领导干部定期深入宿舍参与活动,辅导员与导师全员扎根社区,实行“双轨制”共育模式: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疏导,导师开展学业、专业、就业指导;辅导员长期入驻社区,导师轮值入驻社区,从而形成学院与社区协同治理、辅导员与导师共同培育的思政育人矩阵。同时学院通过“三长”(楼长、层长、宿舍长)自治团队,推动服务力量下沉,实现朋辈互助与学院领导、学工队伍管理、专任教师教育相辅相成的管理机制,共治社区难题,通过经验分享和联合检查实现高效管理。
3.职责量化与考核激励
学院要求学工队伍每天入驻责任楼栋(6号楼、9号楼)巡查,明确学工队伍在社区管理中的思想引领、应急处突等核心职责,并利用学校学工系统,学院将辅导员谈心谈话、宿舍走访等常规工作在线记录,实现工作可量化、可考核,激励优秀辅导员脱颖而出。同时将导师轮值入驻社区工作情况作为年终评优评先参考条件之一,落实“双轨制”共育模式,提升育人成效,力争实现五育并举。
学院通过推行学院领导联系社区、辅导员全员入驻、导师(专业教师)轮值入驻的“双轨制”共育模式,形成“思政育人矩阵”,推动领导、专业、管理、思政、服务五支力量下沉,强化三全育人,实现五育并举,推动社区从“管理单元”向“育人共同体”转型。
图1 校领导指导学生社区工作
图2 指导老师与学生在守诚学生工作驿站社团办公室总结社团活动
图3 辅导员与学生在学生社区守诚学生工作驿站谈心谈话
图4 学工队伍研讨学生社区发展及集体深入学生社区检查
图5 金融与会计学院学工队伍每周例会研讨社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