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高校 > 淮阴师范学院

“四个结合”赋能 “一站式”学生社区安全育人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15 10:53:08 王方园 叶娟

作为淮阴师范学院深耕24载的特色育人品牌,主题教育月始终彰显出历久弥新的育人价值。今年,学校以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为根本遵循,以“安全护航 奋斗扬帆"为主题,创新“安全+文化育人体系,构建安全与发展双轮驱动的教育新范式。化学化工学院深入贯彻学校决策部署,以四个结合抓手,通过多维驱动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安全育人协同机制,推动安全素养培育与社区治理效能实现双向跃升。

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

一站式学生社区精准育人枢纽,学院构建数据驱动-网格联动-靶向供给三维体系,将社区转化为安全教育精准滴灌平台。依托社区智慧管理系统的动态感知模块,开发安全需求图谱问卷精准识别学生关切,通过总站-网格-单元三级治理架构(社区总站统筹、年级网格联动、宿舍单元落实),实现安全教育需求侧与供给侧精准匹配。创新社区成长追踪码系统,将考研护航、少数民族生帮扶等专项活动纳入社区精准服务矩阵,以破茧育心成长工坊”“青鸾职航站等社区品牌项目为载体,实现安全教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范式升级让安全教育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内生动力。

图为淮阴师范学院化院青鸾考研班启动仪式.png

图为淮阴师范学院化院青鸾考研班启动仪式

图为淮阴师范学院化院少数民族毕业生冲刺护航活动进行时.png

图为淮阴师范学院化院少数民族毕业生冲刺护航活动进行时


坚持常规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锚定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主阵地,学院构建筑基-赋能-转化三维育人链,将社区空间打造为安全素养孵化器。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将意识形态安全、宿舍巡检等基础工作细化为社区微治理清单,通过社区安全值日生机制推动学生角色从受教者向治理者转变。创新社区安全素养学分银行,将青言青语宣讲、实验室模拟课堂等特色活动纳入社区必修实践模块。深度激活社区专业赋能站,开发实验室知识模拟课堂嵌入社区智慧平台,构建理论讲授-情景模拟-应急演练的社区沉浸式实训闭环,使专业安全技能在社区场景中自然习得,最终形成社区即考场、日常即练兵的育人新生态。

图为淮阴师范学院化院“青言青语”校园安全宣讲会议现场.png

图为淮阴师范学院化院“青言青语”校园安全宣讲会议现场


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共同体建设学院构建--三维协同机制,贯通线上线下双空间,打造全时段安全守护网络。在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支撑下,联动党委宣传部、保卫处等部门嵌入式开展网络安全实训、消防情景教学等沉浸式教育活动,将社区物理空间转化为安全教育实景课堂。同步激活社区育人资源,创新推出家校成长档案一体化模式,通过社区云端驿站推送学业预警分析、定制安全家书,使社区成为家校信息共享中枢。构筑起社区前端预防、家校后端联动的防护体系,实现安全教育从单向灌输向协同共治的范式转型。

图为网络安全讲座.png

图为淮阴师范学院化院网络安全讲座

图为消防灭火演练.png

图为淮阴师范学院化院消防灭火演练


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

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枢纽平台,学院构建校内外双循环实践育人体系,将社区资源池延伸为安全教育能量场。通过社区实践育人链,既组织学生走进消防队、敬老院等社区外联基地开展沉浸式安全实训,又将公安干警、急救专家等社区特聘导师请入社区共享学堂,打造走出去+请进来的立体化育人场景。创新社区积分认证系统,将消防演练、应急救护等实践表现纳入社区成长档案,使安全教育从活动参与升维为能力沉淀。借助社区数字化管理平台,同步建立实践数据追踪模型,形成社区发起-实践赋能-能力认证的育人闭环,真正实现安全素养学得会、带得走、用得上

图为“银龄守护行动”活动交流现场.png

图为淮阴师范学院化院“银龄守护行动”活动交流现场

图为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揭秘网络诈骗套路.png

图为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揭秘网络诈骗套路

来,学院将持续深耕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沃土,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平台为神经中枢,推动安全教育与专业培养的基因式融合通过构建社区安全素养成长坐标评价体系,实时转化为学生成长数字画像,让社区空间成为安全能力养成的动态数据库。创新社区安全生态圈建设,形成浸润式安全文化传播矩阵。让每个社区网格都成为青春护航的基站,每项智慧服务都化作扬帆远航的东风,在大安全观三全育人的同频共振中,书写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安全答卷。


责任编辑:孙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化学化工学院深入贯彻学校决策部署,以“四个结合”为抓手,通过多维驱动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安全育人协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