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站式”学生社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安全讲座

来源:华夏学院学生处 发布时间:2022-08-04 16:04:02
图片

经济与管理学院

图片





近年来,网络电信诈骗层出不穷,手段高明,大学生辨别能力不强,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重点对象。为进一步有效预防和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提高同学们自觉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减少、避免财产损失。经济与管理学院于2022年6月6日开展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主题班会”,通过讲解“什么是电信诈骗、新形势下电信诈骗的演变、常见的诈骗手法及防范措施”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防诈骗意识。

一、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电话、邮寄传递和网络等通信手段实施的新型诈骗犯罪活动。通过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贷款、手机定位和招嫖等形式进行诈骗。

图片

二、哪类人容易受电信网络诈骗?

主要有两类人群:过于自信与涉世不深的人

(一)过于自信的人:与我们平时的认知不同,有小聪明的人更容易遭受电信网络诈骗这类人群有较高的认知自信,不接受任何反诈宣传,甚至有些抵触,自信地认为自己不会笨到被诈骗;

(二)涉世不深的人:此类人可能还在学校或者刚走出社会,还不能分辨复杂社会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有时一通电话就能逼得他们嗷嗷大哭,千方百计来证明自己清白,直至钱款被转走。

图片

三、常见的诈骗手法及防范措施

(一)常见的诈骗手段

1.QQ/微信聊天或网站客服诈骗、冒充亲友诈骗;

2.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后,冒充该QQ账号主人对其亲友或好友以“患重病、出车祸”等紧急事情为名实施诈骗;

3.冒充公司老总诈骗;

4.犯罪分子通过搜索财务人员QQ群,以“会计资格考试大纲文件”等为诱饵发送木马病毒;

(二)防范措施

犯罪分子获取受害者的电话号码和机主姓名后,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所述冒充熟人身份,并声称要来看望受害者。随后,编造其被“治安拘留”、“交通肇事”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很多受害人没有仔细核实就把钱打入犯罪分子。


图片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保存好个人信息,为防止个人信息泄漏,要慎重在公共场所使用电脑及网络上的QQ、微博、微信等,当对方向你借钱时,应引起高度警惕,必要时请立即与警方联系。
全民反诈,与你同行。通过学院多次的防诈主题班会宣传,同学们已经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保护了同学们的信息安全,同学们的防诈骗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图片

车辆与自动化学院

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全面普及网络安全知识,车辆与自动化学院特开展了“关注网络安全谨防电信诈骗”学习活动。

活动过程中,各班主持人科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相关法律知识,提升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宣传学习了关于电信诈骗是如何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诈骗犯无论手法如何翻新,最后都要落到一个点上,就是犯罪分子都要受害人的银行卡密码和短信验证码。所以,千万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银行卡的信息。

图片


本次班会全程以介绍大学生有可能遇到的骗局以及应采取的对应防骗手段为主要内容,并以经验讨论的方式让同学们分享各自的经验,提高同学们的防骗意识。过程中还设置了一些网络安全常识问答题,回答正确会有小礼品奖励,同学们也都积极回答配合,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效果良好。

通过此次活动的不仅使同学们对防诈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切实提高了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能力,对于保障同学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我院也将继续重视和开展防诈骗安全教育工作,从思想上筑起高高的“防护墙”,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绿色校园。


图片

信息工程学院

图片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诈骗现象也成为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诈骗分子,将目标转向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大学生本身并没有成熟的独立思考和辨识能力,容易受到他人别有用心的欺骗,因此,在面对诈骗的情况时,难以有效作出清晰地判断。

为了响应国务院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新型违法犯罪活动号召,使大学生熟悉生活中常见的诈骗形式,增强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诈骗现象灵活应对的防范意识,提高大学生各方面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和自我逃生的能力,根据学校有关会议的要求和学院学工领导的安排,广州华夏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学生于2022年6月6-7日在各班召开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主题班会。本次班会由各班辅导员老师主持。

图片

图片



班会上,辅导员老师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进行了防诈骗教育,各班班长进行协助。第一个方面,诈骗的危害和主要手段,详细讲解了骗子的主要诈骗手段,仿冒身份、网络购物、虚构险情、木马病毒等等;第二个方面,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第三个方面,掌握防诈骗的基本手段。


图片

图片

图片



通过本次的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同学们对诈骗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也掌握了一定的识别骗术方法,注意防患于未然,学会自我保护。


图片

建筑与艺术传媒学院

图片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第【551】号广东省教育厅转发国家联席办关于组织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中宣传月的通知》文件精神,5月至今,建筑与艺术传媒学院通过线上线下多个平台进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进一步营造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浓厚的宣传氛围,使更多老师、学生了解掌握反诈常识,提升自我防范意识,最大限度避免财产损失,切实提升自身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图片


在宣传期间,我院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网络推文、视频讲解等多种形式对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以及如何防范等进行集中宣传。讲解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相关知识,揭露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法和犯罪伎俩,提醒同学们无论是电话、短信,以及QQ、微信等方式,无论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以任何理由要求转账、汇款、索要账号密码,都要做到不听、不信、不转帐、不汇款,远离电信诈骗陷阱,并建议同学们多接触一些社会信息,多掌握一些公安机关、媒体发布的防骗技巧,提高自身防骗意识。在遇到可疑情况时,及时联系家人和老师,或直接前往学校保卫科进行咨询等。

图片

此次开展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中宣传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了更多诈骗手段和防诈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防范诈骗的意识。

图片

卫生健康学院

图片





为普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常识,切实提高学生防范诈骗的意识和能力,6月8日,卫生健康学院开展了防电信网络诈骗主题班会,有效推进防范电信诈骗进校园、进家庭。

图片

由于年轻人思维活跃、单纯,极易上当受骗,学校防诈骗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班会首先由两个鲜明的电信诈骗案例开始,让同学们认清诈骗的套路。强调要落实好安全管理责任制,构建有效的安全宣传教育运行机制,切实维护师生的财产安全,共同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图片

图片


图片


网络信息高速发展,诈骗信息层出不穷,如果不去细心观察,也许就会掉入陷阱。因此,我们更加需要了解诈骗手段,增强防骗意识,谨防掉入泥潭。春风十里,不转账才是真理。


图片


图片


此次班会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营造安全、稳定、有序的校园环境,全面形成防诈反诈工作格局,持续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的各项工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图片


图片

教育学院

图片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普及,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呈多发高发态势。其中,学校师生群体因防范意识相对薄弱,成为诈骗的主要目标群体之一。为了进一步深刻揭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危害,加强警示教育,努力为在校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教育学院于2022年6月7日开展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主题班会。

在此次班会中,同学们进一步认识了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和典型作案手法,以及学习相关诈骗案例,深入剖析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典型作案手法类型有:

勤工俭学为名的兼职刷单诈骗。犯罪嫌疑人会通过多种方式发布虚假网络兼职信息,并通过前期的小额业务获得当事人信任,再提高金额骗取大量资金。

网上购物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特殊手段窃取当事人购物信息,冒充客服并以订单存在问题、商品需要退换等理由,让受害人登录钓鱼网站,套取受害人银行卡卡号和密码后转走受害人存款。

网络贷款诈骗。网络贷款诈骗形式多种多样,有身份信息泄露“被贷款”、贷款时陷入网贷骗局、以贷还贷陷入高利贷陷阱、替人或公司作保背上债务和求职贷陷阱等。

申领助学金、奖学金等诈骗。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目标群体个人信息,以发放贫困补助、助学金、奖学金等为由骗取受害人信任,引导受害人登录钓鱼网站进行转账。

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犯罪分子会冒充公检法、邮政工作人员,以受害人身份信息泄露被人用来犯罪导致法院有传票、邮包内有毒品为由,以传唤、逮捕、冻结受害人名下存款进行恐吓,引诱受害人将资金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户。

盗取社交软件账号,冒充熟人诈骗。犯罪分子利用木马盗取社交软件账号后对好友列表联系人发送借钱要求、刷单兼职等信息,引导受害人转账。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师生防范电诈犯罪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电信网络犯罪,特此发出倡议:

图片

一、保护好个人信息。 不出借身份证件、银行账户,出借和转借银行卡及账户属于违法行为,同时可能会让不法分子借用你的名义从事非法活动。不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保护好身份信息、银行卡号、登录密码、支付密码及动态验证码,不轻易泄露,不在不明网站页面中填写。避免在网络上发布敏感信息,避免在社交平台无意晒出车票、护照等从而泄露身份信息,或使用“所在位置”功能泄露位置信息。不随意丢弃快递单、票据,快递单、火车票、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往往有姓名、手机号、消费记录等信息,随意丢弃容易造成信息泄露。
二、火眼金睛识诈骗。 了解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法和高校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件,注意常见的五类诈骗方案:订单信息泄露类、网络贷款类、虚假获利类、虚假交易类、伪造身份类。
三、养成良好的支付习惯。 支付环境多多留心,手机做好安全防护,计算机安装防火墙,尽量不在公用电脑上登录、使用电子银行。安全使用支付工具,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网银U盾等安全介质,仔细核对交易界面中的收款账户等信息,开通余额变动提醒、账户安全锁等功能。培养良好支付习惯,不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未知二维码,不向陌生人泄露或在不明网页填写支付信息,涉及钱财交易应警惕,不轻信陌生人说辞。

图片


通过本次宣传活动,营造了学生参与反诈防骗宣传教育的浓厚氛围,推进形成了全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常态化、精准化宣传教育机制,提升了学生反诈防骗的意识和能力,不断稳固全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良好态势,为建设无诈校园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钟瑞仪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营造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浓厚的宣传氛围,使更多老师、学生了解掌握反诈常识,提升自我防范意识,最大限度避免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