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贵大|贵州大学干部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今年是“3·18”重要讲话五周年,贵州大学师生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工作学习实际展开热议。
杨未(贵州大学党委书记):
春暖花开的时节,值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重温”再“知新”。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我们要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用“红色基因”夯实信仰底色,用“奋斗”刷亮青春底色,用“温度”铺垫成长底色,使之成为影响大学生精神生命的“基因课”。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我们要以教育家精神激励广大思政课教师,关注时代,关注社会,丰富思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王迪(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贵州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活动时间最长、活动区域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富集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依托贵州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探索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持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
李波(贵州大学思政课教师、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作为贵州大学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努力上好“小思政课”,将教材和理论与历史故事、时代精神、地域特色等元素结合起来,打造“思政大餐”,让思政课“有高度、有温度、有甜度”。作为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务工作者,我奋力抓好“大思政课”,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打造“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模式,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贵州省“富矿精开”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好科技人才支撑。
贾孝敏(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好思政课,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立心立魂、反渗防变的关键课程作用;要按照“八个统一”的要求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作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主导力量,教师应按照“六个要”标准要求自己,帮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让思政课真正入脑入心。
王婷婷(贵州大学传媒学院辅导员):
再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常学常新,不断为我的工作注入新思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好的辅导员可以改变一个青年的人生。我们真正要从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上下功夫,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人格魅力、思想活力。我们也要努力提高辅导员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的引领力和感召力,不断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杨富裕(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
我们教学科研团队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顶天立地报国为民,扎根贵州服务全国”的理念,持续推进专业课程教学、科研训练与省内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深度融合。同时,我们注重将草畜领域最新科研成果赋能产业创新发展的事例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将理论知识与山地农业发展、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相融合,不断增强学生认同感、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蔡佳(贵州大学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我深刻意识到青年大学生要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丰富思想,才能更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2023年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我们团队报送的作品获得国家级三等奖,这得益于我们所受到的思政教育。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我深刻感受到思政教育已经融入在我们日常的学科教育、思想教育中。未来我会继续认真钻研,结合自己的专业为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出品 | 溪山网络文化工作室
制作发布 | 溪山融媒中心
来源 | 贵大新闻网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