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空间·机制“三维赋能”——贵州财经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实践

发布时间:2025-06-04 11:02:14

贵州财经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条件保障育人体系,通过队伍专业化、空间功能化、机制高效化“三维联动”,打造新时代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新阵地。学校以“2+N”模式配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实施“导师驻楼计划”,形成“教师引导+学生自治”的协同育人格局;统筹优化社区空间资源,精心打造集学习交流、文化体验、创新创业于一体的“第三空间”育人场域;建立“接诉即办”快速响应机制,升级“三级管理”网格化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社区服务效能,推动社区服务提质增效。通过系统性构建,实现了从基础保障到品质提升的跨越,学生满意度持续提升,为新时代高校社区育人提供了“贵财方案”。

  队伍专业化:打造专业化、协同化的社区育人队伍

  科学配置学生社区育人岗位,选优配强学生社区育人队伍。按照“2+N”模式配备社区专职辅导员(2名专职辅导员负责同一社区N个楼栋),确保每个社区单元均有专人管理。建立“学院—社区”双线管理机制,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任社区功能性党支部书记,实现思政教育与日常管理的无缝衔接。2024年学校面向社会招聘13名专职学生社区辅导员,并制定《一站式学生社区专职岗位设置与管理办法》,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标准,实现了学院一线力量向社区下沉。

  推动多方力量下沉,构建协同育人格局。实施“导师驻楼计划”,选聘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担任社区成长导师,定期开展学业指导、生涯规划等活动。积极推进“三长制”,选拔优秀辅导员担任楼长,优秀学生党员、骨干担任层长,宿舍先进代表担任寝室长。成立学生社区自我管理委员会,实现学生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学习、自我监督。形成了“教师引导+学生自治”的管理模式。

mmexport8faf2c3faae7a9f502fb7ea0f76d1547_1749005638066.jpeg

导员在学生社区交流工作

空间功能化:打造多功能、高体验的社区“第三空间”

  整合资源,建设多功能公共空间。学校统筹后勤处、图书馆、资产公司等部门资源,对社区空间进行科学规划,以学院为单位,在学院所在社区设置一站式学生社区活动室,东西两校区设置心理咨询室、健身房、自习室、休闲区等实现了基础功能全覆盖,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推动图书馆在社区设立“微型图书角”,后勤处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区,提升空间利用率,实现了资源共享。

  提升社交属性,打造“第三空间”。学校重点打造具有社交属性的公共空间,在学生社区设置主题沙龙区、咖啡书吧、创客空间,定期举办读书会、创新创业沙龙等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结合学校特色,建设校史文化墙、艺术展览角,设置文化体验区,增强社区文化氛围。学生社区空间利用率不断提升,学生满意度不断增高,社区成为学生课余学习、社交的重要场所。

mmexportf8210299ed294afb907332c8fa6778ff_1749005640880.jpeg

学生社区楼栋活动室

机制高效化:构建高效、规范的运行体系

  健全组织架构,优化协同机制。学校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领导牵头,定期召开部门协调会,解决跨部门问题。形成了学生社区快速响应机制,通过网格化管理,划分社区责任区,实行“楼长—层长—寝室长”三级管理,配合社区辅导员、学生自治组织、楼管等多渠道响应,做到“接诉即办”的学生诉求24小时内反馈弧。

  推动提质增效,提升学生社区满意度。学校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情况列入学生工作经费分配依据,并纳入学院学生工作考核指标,强力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质增效。每学期开展社区服务满意度调查,推动持续改进。完善制度,确保规范运行,制定《贵州财经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同步推进党建引领、队伍入驻、文化建设、学生参与、数字赋能、条件保障等学生社区建设工作,提升学生社区满意度。

mmexportc40559a67bd6507892443af53af76257_1749005644257.jpeg

学生自主设计的校园文创产品在学生社区文化体验区展出

通过系统性构建条件保障体系,贵州财经大学实现了学生社区从管理服务到育人阵地的转型升级,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洪永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队伍·空间·机制“三维赋能”——贵州财经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实践
    学校秉承“艰苦奋斗、严谨务实、负重致远”的贵财精神,恪守“厚德、博学、笃行、鼎新”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儒魂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