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_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_美润心语・愈见驿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扎实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工作部署,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学生的思想、学业、生活等特点,创新聚合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出兼具时代特征、学校特色与社区特点的“美润心语・愈见驿心”心理健康育人品牌,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提质增效。
一、具体做法
(一)统筹布局文化育人体系,构建多维育人框架
在推动学生社区建设进程中,我校创新构建 “金字塔式” 多元组织架构,形成覆盖思想引领、学术创新、文化艺术、志愿服务等全领域的学生自治网络。学校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依托,创新心理育人方式,构建起以积极心理学和五育融合为理论支撑的文化育人体系。从顶层设计出发,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深度融合,形成“美育+心理”的特色育人模式。在此模式下,先后创建“愈见驿心”驿心馆与“卿乃佳人”生活馆两大核心平台。驿心馆以积极心理学为视域,为学生提供专业心理疏导与支持;生活馆则在五育融合视域下,以美育为切入点,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生活实践,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搭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育人框架。
(二)丰富空间文化内涵,打造沉浸式育人场景
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空间建设上,学校注重赋予空间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载体。打造特色功能馆,“愈见驿心”驿心馆和“卿乃佳人”生活馆不仅在功能上独具特色,在空间设计上也别具匠心。馆内布置温馨舒适,融合了艺术元素与心理关怀,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进入场馆的瞬间便能感受到文化与关怀的浸润。同时,场馆内配备专业的设施设备和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与指导。自2024年5月开馆以来,两大场馆在日常运营中已接待2085名学生,覆盖2022-2025级全体在校生,成为学生释放压力、提升自我的重要场所,真正实现了空间与文化育人的深度融合。
(三)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激活社区文化活力
学校以特色文化活动为纽带,激活社区文化活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归属感。围绕“美育+心理”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心理中心暨一站式学生社区国潮嘉年华,将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体验国潮魅力的同时,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开展系列非遗手工美育心理沙龙,让学生在制作非遗文化作品的过程中提升审美能力,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举办“花知晓・佳人渡”2025年女生节活动,聚焦女生心理健康,通过花篮、香熏制作等特色项目,丰富女大学生课余生活,拓展第二技能。这些活动累计覆盖学生3000余人,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社区生活。
图片2.png
图片3.png
图片4.png
二、建设成效
(一)构建立体化治理体系,凝聚育人合力
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条块协作配合”的学生社区党团组织全覆盖工作体系,通过“学院领导联系、中层领导分管、辅导员进驻、宿管与安保值守”的全链条管理模式,推动管理力量下沉一线。建立“校-院-班级”三级联动机制,打破传统管理壁垒,形成学生组织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立体化治理格局,实现学生事务响应效率提升40%,问题解决率达95%以上。顺利完成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生涯团体辅导对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干预效果》研究,并形成了1篇高质量研究论文。
(二)打造特色心理文化品牌,厚植育人温度
以驿心馆、生活馆为平台,成立知行心坊工作室、沐光心社・生活疗愈工作室,构建“美育+心理”育人新模式。两大工作室累计开展5类女生心理成长精品课、8 场心理专题沙龙,孵化 8 个系列 300 余个非遗文化作品,吸引近 5000 名师生深度参与。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场景,推动积极心理学实践化,成功打造“美润心语・愈见驿心”心理文化品牌。该品牌辐射校内外,通过学校官方公众号、贵港资讯等多渠道宣传,成为了学校文化育人的标杆成果。《协同推动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与建议》资政报告获得贵港市委采纳并公开发表在《贵港工作》,具有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图片1.png
(三)搭建榜样引领矩阵,激发成长动能
依托社区综合空间,组建由学业帮扶先锋、创新创业能手、公益实践达人构成的跨领域榜样团队,构建“学业指导+项目孵化+文化浸润”立体化引领矩阵。通过朋辈互助、实践指导等方式,带动60%以上学生常态化参与社区共建。2025年,我校学生在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奖项20项,其中金奖3项、银奖6项、铜奖11项,真正让一站式社区成为涵养学风、锤炼本领、传递温度的育人新高地。(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林锋、苏恩林、吴康美、潘露瑶、李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