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党建 助振兴】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助力推动《天等传统艾叶发酵麦酱制作技艺》列入天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来源: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作者:陆世大、蔡杰慧 摄影:蔡杰慧、许丹妮 审核:郑广进、

发布时间:2025-03-24 11:44:44 陆世大 蔡杰慧

为发挥高校服务地方发展作用,进一步推动我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效。近年来,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委“聚力”服务地方,积极探索党建+乡村振兴,发挥学院党建品牌“聚”文化引领作用,依托学院科研实验平台,助力推动《天等传统艾叶发酵麦酱制作技艺》列入天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据悉,我校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第二教工党支部党员许丹妮副教授带领团队多次深入天等县民间调研,对天等县传统艾叶发酵麦酱工艺进行系统整理、创新,对该项目的传统制作工艺技术、传统民俗文化等进行保护和传承,取得了新成果。获得自治区教育厅中青项目立项1项并已结题,发表论文2篇,获得崇左市自然科学论文二、三等奖各1项,申请专利2项,2022年6月申遗成功列入天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在我校挂牌成立艾麦酱非遗项目传承工作室。

该项目得到学校党委和学院党委的高度重视,并给予专项经费的支持。为推动项目的持续研究,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使艾麦酱非遗技艺辐射更多我校对口服务的天等县村民,服务地方乡村振兴,许丹妮副教授团队将以党建引领服务地方的方式持续深入开展系列活动。

将在天等县上映乡设立艾麦酱非遗项目传承工作室,作为我校对口支援天等县上映乡保贯村乡村振兴项目辐射成果之一;开展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才培训班,培养传承人及传承群体;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传统艾叶发酵麦酱制作技艺;在旅游景区或重大节假日推出天等传统艾叶发酵麦酱活动,提高传统技艺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天等县上映乡连家村为代表,打造“天等传统艾叶发酵麦酱制作技艺传统工艺”品牌,寻求公司合作,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艾麦酱技艺列入天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学校艾麦酱非遗传承工作室挂牌成立

学校艾麦酱非遗传承工作室一角

许丹妮副教授和村民用石磨研磨艾麦酱

许丹妮副教授在农户家讲解判断艾叶麦饼发酵是否成功

许丹妮副教授以艾麦酱成品给老传承人验证口味

责任编辑:陆秋宇
为发挥高校服务地方发展作用,进一步推动我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