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引领||党建引领,引领高职“三微三进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实践
我校会计学院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紧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德技并修”主线,创新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新范式。立足“三全育人”改革目标,学院聚焦学生社区“生活圈”与“成长圈”的深度融合,以“三微三进”模式为抓手,通过盘活闲置空间打造党建育人前沿阵地、设计技能型思政活动载体、构建成长量化激励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学生成长需求精准对接。依托“党员先锋角”“红色工匠成长码”等特色实践,将工匠精神培育、学风建设与社区治理有机融合,着力培养“精技术、强责任、善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服务区域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注入职教动能。
一、构建“微堡垒”,整合学生社区闲置空间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依托学生社区闲置空间打造“微堡垒”,优先建设“党员先锋角”,实现物理空间与育人功能的深度融合。在红色读书区,精选党建理论、专业书籍和行业前沿成果,设立“每日荐书”专栏,引导学生深化学思践悟;技能服务站配备师生党员轮值团队,除开展政策宣讲外,每周固定开设“技能门诊”,针对专业课程难点、实训操作盲点进行“一对一”答疑,将党建服务延伸至学业帮扶一线。例如,在会计专业社区增设“财会会诊角”,由党员教师带领学生复盘实训案例,同步融入“工匠精神微课堂”,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空间功能重构,推动社区从生活场域向“党建+学业”双融阵地转型,以“零距离”服务营造“比学赶超”的学风生态。
二、推行“微项目”,遴选“党建+技能”活动
以“党建+技能”为主线,设计可速成落地的特色微项目,形成“做中学、学中悟”的育人闭环。围绕学风建设需求,开发“红色工匠成长包”:如“红色剧本杀”融入专业场景(会计专业设计“乡村振兴粮商人”),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理解职业伦理;组织“工匠精神辩论赛”,激发思辨能力与专业认知。同时,邀请党总支委员定期举行“先锋夜话”座谈,针对学业困难学生制定“一人一策”帮扶计划,将党建关怀延伸至学风建设末梢;邀请优秀毕业生党员通过直播连线分享“技能逆袭”成长故事,以“身边榜样”激发学生“学技术、强本领”的内生动力。
三、实施“微积分”,开发“红色工匠成长码”
创新“红色工匠成长码”积分体系,将社区服务、技能展示与学风表现量化关联,构建“行为—积分—激励”速效评价机制。设置“学风先锋”专项积分,如参与学术讲座、技能竞赛获奖、帮扶学业困难同学等均可累计分值;积分兑换聚焦学习资源,如优先预约实训室、兑换专业书籍或企业导师辅导机会。同步建立“红码公示榜”,每周公布积分TOP10案例,重点表彰“技能创新”“学业互助”典型。通过即时反馈与荣誉激励,将“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学”,驱动学生主动参与社区治理与学业精进。积分数据定期反馈至二级学院,作为评优评先重要参考,进一步强化学风建设的制度牵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