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高校 > 广西财经学院

广西财经学院:AI赋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04-27 09:07:50 贺祯

在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和AI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在校大学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和不断变化的职场挑战。高校迫切需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并不断创新和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以助学生洞察行业趋势、精确设定职场目标,增强求职技能。广西财经学院锦绣生涯工作室自2021年起,着手提前布局,探索把握人工智能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先机,响应AI技术变革的就业指导升级,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中,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新举措,打造AI赋能就业指导新范式

(一)搭建“双轮驱动”职业测评和就业行动监测体系

2023年,工作室协助学校构建打造智慧职业测评平台,对学生数据进行全方位采集,涵盖职业兴趣、性格、技能以及价值观等多个维度,精准绘制学生数字画像;运用大数据分析,深入挖掘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个性化推送相关就业资讯和课程,并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过程进行实时反馈,帮助学生从动力唤醒、去向拓展、职业定位、寻找机会、求职竞争力提升等多个维度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二)开展“全景模拟”以赛促建的就业能力提升行动

工作室连续五年与科技企业联合举办“职场航班”AI模拟面试求职大赛,精心设置AI简历筛选和模拟面试两大环节。在简历筛选环节,AI系统对简历分与分析,从内容完整性、针对性等多个方面提出专业的修改建议,助力学生打造高质量的简历;AI模拟面试能够高度还原真实面试场景,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与分析,从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专业能力、仪态举止等多个维度提供详尽的专业建议,进一步帮助学生提升面试能力。

(三)构建“多元共享”数据资源和服务合作共享平台

深度打造数据资源共享体系,充分发挥校企深度合作和产学研功能,联合开发智慧课堂平台,初步形成了AI就业指导体系的雏形。通过“面试有招”APP,能够实时掌握全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践情况以及就业趋势,工作室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实现就业数字化趋势分析,掌握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实现人才信息可视化,为工作室职业生涯咨询工作提供方向和创新指导。

(四)实施“全程相伴”就业育人暖心计划

教师的引导作用和教育的温度依然不可替代。工作室组织开展集体备课,不断进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内容优化和师资素养提升,并创建线上智慧社群,打造就业育人网络直播间,有效解决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安排辅导员、专业教师等为学生提供面对面、一对一、精准化的咨询和指导,不仅帮助学生解答职业规划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AI服务提供的信息,做到人人、时时、处处,确保教育温度

二、成效明显,展现AI赋能就业指导新成果

(一)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显著觉醒

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认知度得到大幅提升。学生从入学即开始主动关注职业发展,积极进行职业规划。近两年,我校参加全国职业规划大赛学生数超12000人;全校学生全覆盖注册就业指导咨询服务系统,超过10000名学生完成了生涯规划测评;具有明确求职目标的学生人数有所增加。

(二)学生就业竞争力全面提升

经过AI模拟面试和个性化简历指导,学生的面试能力和专业知识得到显著提升。近年来,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稳定,考公和基层就业人数不断上升,就业质量有所提高,实现了量与质的双重突破。

(三)工作室就业工作成效明显

工作室成员梁雄霞老师在在首届全国职业规划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得教师赛道优秀奖1项,广西赛区银奖1项,优秀奖2名;2024年全区高校就业创业课程“精彩一课”教学大赛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1项。

(四)就业指导服务更人性化、便捷化

辅导员工作室就业指导服务团队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深度就业指导过200人,就业育人网络直播间播放量过万。

三、经验沉淀,构建AI赋能就业指导新路径

在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教育肌理,我们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辅导员工作室紧跟技术创新,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学生工作守正创新的新范式,正探索实现就业育人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优化升级,总结经验如下:

(一)依托学校主导,筑牢就业育人根基

学校作为就业育人的主阵地,在顶层设计中不断完善人工智能赋能的职业规划发展与就业指导体系。工作室充分结合数字化发展趋势不断优化提升专业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内容体系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参加AI技能培训,让教师深入了解AI工具在职业信息分析、学生性格与能力测评等方面的应用技巧,提升教学和服务效能。

(二)整合社会资源,共筑就业生态系统

工作室不断推动学校、企业、政府以及第三方机构深度合作,共同搭建AI赋能的职业指导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和优化AI工具服务功能,实现服务的个性化和智能化,丰富职业指导内容,为学生打造更加贴合实际需求的职业指导服务。

(三)深化协同融合,人机结合长效发展

工作室注重发挥教师在就业指导中的引导作用,确保就业指导既有科技的力量,又有温暖的人文关怀。

责任编辑:梁珣
AI赋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