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聚力”探索学生自主管理的创新实践和长效机制——广外艺餐饮旅游学院学生参与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改革实例案例
餐饮旅游学院深入贯彻落实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要求,针对传统学生社区管理中存在“学生参与度低、治理效能不足”等问题,以“学生主体、多元共治”为核心,依托学院学生宿舍委员会(以下简称“宿委会”)以及“餐旅十佳帮帮队”为抓手,构建“组织—活动—评价”三维体系,激发学生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长效机制。
一、进行综合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健全社区组织体系,夯实学生参与基础。推行“党员宿舍挂牌”制度,党员牵头组建“社区治理先锋队”,带头参与垃圾分类、矛盾调解等事务。每栋宿舍楼设楼长、楼层长、寝室长三级网格,吸纳学生党员、团员、积极分子、普通学生共同参与,实现全院宿舍100%覆盖。宿委会内部设立常务部、秘书部、宣传部等分支,分工负责卫生检查、活动策划、意见反馈等工作,学生通过竞聘上岗,增强责任感。通过以上做法,宿委会成员从21级的4人扩展至98人,学生参与率提升,形成“小事不出楼层、大事不出社区”的自治格局。
图:由学院领导带队组织辅导员、宿委会成员代表以及帮帮队对宿舍进行大检查
(二)创新活动体系,激发参与活力。打造“宿舍文化节”“宿舍微讲堂”等品牌,由学生自主策划“美食节”“果拼雕刻大赛”等专业特色活动,推动专业学习与社区生活融合。设立“节能环保”“废物再利用”“空间美化”等微项目,学生团队可申报经费支持,近年将完成“楼道文化墙绘制”等项目。举办线上视频、图文等作品参展投票活动,学生可线上报名活动、提交提案、参与“最美宿舍”投票。通过以上做法,社区活动学生满意度提升,丰富了学生课后文化生活,美化了宿舍环境,提升了居住舒适感。
图:以宿舍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果拼比赛
(三)动态评价模式,强化长效激励。将参与治理、活动贡献纳入评判标准,对表现积极,有创新意识的同学予以加分,期末评优时予以优先考虑。每月举办“流动红旗”,表彰月度优秀宿舍;针对问题宿舍,由帮帮队及辅导员“一对一”帮扶整改。每年评选“宿舍内务之星”“优秀楼长”,通过公众号、表彰大会广泛宣传,多次获得“流动红旗”、”十佳宿舍”以及”文明宿舍”称号的评为“年度五星宿舍”,成为学院标杆。学生社区违纪率普遍下降,涌现出26个校级“文明宿舍” 、32个院级“文明宿舍”、院级“十佳宿舍长”10名、每学期92间流动红旗宿舍等。
图:开展宿委会成员会议强调考核细则
图:为“十佳宿舍”颁发荣誉奖章
二、长效机制与典型经验
(一)学生深度参与治理的“三自”模式。1.自主决策:宿委会每月召开“社区议事会”,学生提案如“月度流动红旗评比”“宿舍文化节”等均被学院采纳。2.自主服务:成立“餐旅十佳帮帮队”,高年级学生结对新生,帮助适应社区生活,累计服务超50小时。3.自主监督:推行“学生督查轮岗制”,每周一由不同宿舍轮流协助楼长进行检查公共区域卫生,增强集体责任感。
(二)专业与社区融合的特色路径。将餐饮、旅游专业实践融入社区,策划学生设计“主题宿舍装饰大赛”,以及以宿舍为单位组织“水果雕刻大赛”,提升职业素养。计划推出“旅途驿站”服务队: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利用酒管专业实训室开设“微导游角”,为同学提供景点讲解以及酒品饮料服务,加深学生专业认知。
餐饮旅游学院通过宿委会平台,实现了学生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的转变,形成了“组织共建、活动共办、成果共享”的社区生态。下一步将深化“德育+专业”双融模式,打造更具文旅特色的学生社区样板。
(餐饮旅游学院 蔡阳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