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中国服装史》课程作品展开幕
艺术设计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中国服装史》课程作品展开幕
近日,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中国服装史》课程作品展在艺术设计学院敬师楼一楼展厅开幕。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李宽松、副院长徐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群负责人罗岐熟以及服装相关专业师生代表参加了展览开幕。开幕式由课程指导老师李小波主任主持。
(党委书记李宽松致辞)
李宽松致辞中对同学们课程作品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这些作品仅是课程思政教学成果的一小部分,但深刻体现了“课程见思想、课程见精神” 的内涵。他鼓励同学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继续投身于研究探索之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在传承中创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要立志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推陈出新的设计师。
(徐禹副院长致辞)
徐禹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课程作品展是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成果的阶段性展示,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艺术设计学院一直以来以专业特色为依托,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去,更好地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创造性,在学习专业的同时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和艺术人文素养。
此次展览展出了2023级时尚设计与买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方向学生的课程作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以文化传承为纽带,铸魂育人,全方位提升课程育人成效。
自课程启动之初,授课教师便将思政元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深入研读中国历代服装史料,从时间和空间不同维度去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艺术特色,在掌握中国服装基本发展史的情况下,选取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服装--汉服,对其进行艺术性的还原实践,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开幕式当天,同学们身穿自己设计制作的汉服出席,拉近观众与作品的距离,同时分享了在学习《中国服装史》课程中所获得的启发,以及如何将这些启发转化为具体的服装设计,使思政教育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展览作品吸引众多师生驻足观赏,作品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在内涵上引发深思。
此次《中国服装史》课程作品展的成功举办,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在专业学习中不断成长与突破,通过参与作品创作、展览筹备与现场分享等环节,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等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展览的举办进一步推动了我院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创新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使课程思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增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使更多师生关注并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来,为培育具有时代责任感与文化使命感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
未来,我院将继续秉持“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的理念,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更多富有创意与实效的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