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广科院实践团在广西昭平传递语言与文化之美
青春的脚步不会停歇,木棉花和桂花在八桂大地相逢。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开展2024年暑期“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经校团委广泛宣传动员,各二级学院积极组织师生申报,主办单位遴选,我校建筑工程学院 “推普筑乡梦”实践团成功入选2024年暑期“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团队
7月21日至29日,建筑工程学院“推普筑乡梦”实践团13名师生奔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广西昭平县,开展普通话教学及一系列推广活动。
7月5日,建筑工程学院组织实践团线上观看了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共同主办的出征仪式。仪式结束后,学院党总支书记钟远强对推普志愿的具体方向、实施方案及保障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学院团委书记柯锡生对活动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7月22日上午,实践团与共青团昭平县委在政务中心举行了以“普通话推广”为主题的座谈会。团昭平县委副书记黄青青、联络人白春雨出席会议。会上,双方就昭平县普通话推广现状、挑战及未来方向深入交流。黄青青强调普通话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感谢为昭平县“推普”注入新活力。实践团成员积极发言,分享调研发现和建议,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多样活动推进“推普”工作。
7月22日上午,实践团与共青团昭平县委在政务中心举行了以“普通话推广”为主题的座谈会。团昭平县委副书记黄青青、联络人白春雨出席会议。会上,双方就昭平县普通话推广现状、挑战及未来方向深入交流。黄青青强调普通话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感谢为昭平县“推普”注入新活力。实践团成员积极发言,分享调研发现和建议,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多样活动推进“推普”工作。7月21日至27日,实践团成员实地走访了150多位当地群众,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了530余份调研问卷,深入了解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情况。7 月 22 日,实践团在昭平县昭平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和城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顺利开展了两场普通话培训课程以及一场宣讲普通话主题的手抄报活动。实践团培训课程内容涵盖“什么是普通话”“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我是中国娃 爱说普通话”“普及共同语,通行我华夏”;如何使用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等平台强化数字赋能;此外,还包括认识拼音字母、拼音歌、声调歌等内容。
培训课还设置了互动环节,如“请你跟我这样说”,教导孩子们做一个会说普通话、讲礼貌的好孩子。同时,课程还涉及趣味普通话,包括正确的发声方式,如腹部发声、气息发声训练以及绕口令等。在实践团成员的帮助下,孩子们尽情施展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凭借手中的彩笔,勾勒出他们对于普通话的独到理解与深深喜爱。在手抄报里,孩子们书写下自己学习说普通话的认知,运用精美的图案进行装饰,更进一步增进了孩子们对普通话的认知与运用能力。
在此期间,更是推出了将普通话推广和防诈骗知识普及相互结合的特色课程,凭借诙谐幽默的语言,在让群众增长防骗知识的同时,也给台下的群众长辈们带来了阵阵欢声笑语。紧接着,实践团呈上了精彩的互动表演。成员们带来了趣味十足的手势舞以及饱含深情的诗歌朗诵,他们以标准且流利的普通话展现出精彩的情节,引得观众掌声雷动。实践团引领孩子们举行田园读书会活动,别具一格的“创意玩法”,生动有趣的“研学课程”,从古至今,由艺术至科技,探寻读书和学普通话的奥秘,开启深度文化研学之旅。
之后,实践团还带领孩子们走进茶园,在体验茶文化魅力的同时进行读书分享,让知识与自然相融合。有一种语言源远流长,有一种语言温润秀雅, 有一种语言融于血肉 。一句中国话,一份中国情 ,一口普通话,一颗中国心。
短短九天,广科青年用真心和创意,将语言与文化之美传递给孩子,加深其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强化民族团结纽带。普通话是人们与外界沟通的重要工具,实践团将继续深入乡村,推广普通话,帮助群众更好地获取信息、拓展就业渠道,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