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争当涉农高等职业院校尖兵

发布时间:2025-03-20 14:17:29 何丽燕

为校园换“新衣”、帮助提高水产养殖水平、成立电商团队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2024年以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下称“粤科贸”)组建10支跨专业师生科技服务团队走进茂名信宜市乡村一线,立足县域所需,推动系列项目切实落地。

近年来,粤科贸不断将科技兴农的种子撒在南粤大地田野乡间。该校是广东省教育厅直属,以“农”字为特色的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面向现代农业“从农场到餐桌”全产业链,“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破解珠三角和粤东粤西粤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2021年,粤科贸被农业农村部、教育部推介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探索特色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有困难跟学校说,我们帮解决!”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杜方敏在学生社区走访时对学生说。粤科贸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每年选聘学生最受欢迎的老师作为宿舍“五育导师”进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在解决学生困难上下功夫。目前已有“五育导师”813人。

 这是学校办好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缩影。作为省课程思政示范高职院校,粤科贸创新“党建引领+课程思政”新路径,已形成“大思政课”建设协同效应。

“我们坚持‘基础在课程,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落实在院(部),成效在学生’的总体建设思路,探索出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特色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杜方敏说。

 粤科贸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全校50个专业均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建成16个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立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5门、省级课程思政教育案例2个,以及一批高质量的课程思政“金课”和优秀案例。

其中,《花艺设计》课程获评全国2023年度职业教育农林牧渔大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优秀案例;“云馆双栖——红色文化弘扬展教研一体化基地”入选教育部红色文化弘扬基地;“三传一助赋能乡村振兴”课程思政示范团队打造了全省首个乡村新闻官工作室。

教师队伍是思政课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将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作为突破口,通过高频多类培训培育、多级教研、全员练兵,以赛促教、以评促建,努力培养具有教育家精神的‘大先生’。”杜方敏表示。

目前,粤科贸已立项课程思政教改课题34项,建设17支校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近3年累计获得教学能力比赛国家级、省级以上奖项46项。

探索产教融合变革新路径

作为广东特色家禽,肉鸽养育长期面临养殖方式落后、饲料配制不科学、疫病防控不严等问题,导致鸽子产量不高、质量不好。

粤科贸组建由学校陈益填等老师牵头的肉鸽高效养殖创新团队,与大型肉鸽养殖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突破技术瓶颈,培育出“天翔1号”肉鸽配套系,填补了我国肉鸽种业的空白。

小鸽子撬动大产业。

目前,粤科贸已与信宜市药业公司创新校企合作形式,联合成立了“全过程无抗健康养殖产业创新基地”,招募100家“养殖示范场”,通过建成第一个高职“鸽生产”线上开放课程、成立第一个“肉鸽专门医院”、推广中药预防保健等方式,助力肉鸽养殖产业迭代升级。

如今,广东肉鸽饲养规模已经占全国一半以上,饲养与出栏量全国第一。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校长王海林表示,学校始终紧密对接国家战略要求和我省重点工作,密切关注行业企业动态,以产教融合为抓手,从课程、师资、平台等维度多元发力,持续探索变革途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4年,粤科贸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开展技术攻关45项;建设傅廷栋、赵春江2个院士工作站;链接“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计划”院士及国内知名专家团队,服务清远220个农业小微企业;建设20个科技开发平台,其中省级以上10个,开展科研项目86项。

科技下沉助力壮大县域经济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粤科贸通过“产教深融”,助力学校在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行稳致远。

“希望大家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在基层一线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王海林说。在2024年6月一场特别的毕业典礼上,494名“村官”学生正式毕业,走向乡村大舞台。

“双百行动”实施以来,粤科贸发挥自身深耕农业职教多年的专业优势,依托广东“村官”学院,以“学历教育+社会培训”相结合模式,通过育训并举、送教上门、科技小院到村等方式,助力培育村“两委”干部,全方位赋能乡村振兴。

近两年,粤科贸与茂名信宜市、清远市、肇庆市怀集县等地合作,共培养“村官”超1030名。

牵头成立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助力培养乡村“五类人才”;组建30支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奔赴广东、广西、贵州多地……

“我们将以科技特派员团队和农业职业经理人等为抓手,帮助镇、村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助推‘百千万工程’落地生根。”杜方敏说,将继续提升学校综合治理效能,推动学校向高水平高职强校的目标迈进,为广东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案例

千生连千村

服务千万户

走进茂名信宜市,帮助村民解决畜禽养殖问题,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深入清远市佛冈县,用镜头记录乡村变化,推动当地旅游资源“声”名远扬;前往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为当地土特产设计包装……

2024年暑假,来自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的学生们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用一个个青春创意,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发挥涉农专业优势,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生产一线需求,开展“千生连千村 服务千万户”项目,引导学校师生运用专业知识、技术、特长服务农村(社区)文化、人才、产业、生态、组织等发展,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在乡村,如何养好畜禽是不少村民头疼的问题。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立足专业优势,将课堂转移到乡村田头、猪场禽舍,利用“互联网+”技术,以项目、问题、技术为切入点,融教育培训、技术推广、科学普及为一体,形成了“课堂+田间+农场”乡村振兴科技服务模式。近三年来,仅动物科技学院已发动300余名专家教师,指导1000余支学生团队,3000余名师生走进基层一线,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目前,师生直接帮扶农户超1500户,累计共示范带动100个村、200个农场,受益群体达10万人次。

如今,“千生连千村 服务千万户”项目在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各个学院常态化开展,师生们利用周末、寒暑假等时间,深入农村(社区),走访农户(商户),开展实地调研与服务,在服务生产一线中增长才干,实现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良性循环递进,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责任编辑:何丽燕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争当涉农高等职业院校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