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与旅游学院暑期实践团“三下乡”建瓯篇——红色足迹铭风雨,愿做星火投万家
为激发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老一辈革命者顽强不屈的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社情乡情民情,在社会实践中感悟伟大变革和伟大成就。7月4日,我校文化创意与旅游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建瓯城区,探访黄华山背后的革命热血,聆听序五里的革命岁月,领悟闽北大地上第一颗星火的燃起。
追随黄华山间足迹
赓续百年红色血脉
第一站,我校文化创意与旅游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同学们来到了位于黄华山的建瓯革命历史纪念馆,115平方米的面积却浓缩了建瓯百年红色文化与历史革命的精华。走入展厅,展览柜内的革命文物无声地为他们叙述在伟大的革命斗争史上,原中共建瓯县委屡毁屡建,历经"六建",最终浴火重生的故事。建瓯党组织带领建瓯人民前赴后继、愈挫愈勇、不屈不挠,始终保持“红旗不倒”,为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随后,我校文化创意与旅游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师生来到了半山腰的烈士墓,同学们手拿白菊整齐肃立,为烈士献上崇敬。在革命烈士纪念碑下,面对团旗,同学们再一次回顾了入团誓词,嘹亮的誓言在黄华山间久久回荡,革命烈士的精神在此刻更内化于同学们的心中,成为同学们的奋进前行的动力。
如夜长星照八闽
铿锵薪火由此始
在那个年代,当时的中共中央为挽救革命,恢复与发展福建工农运动,决定成立闽北、闽南两临委,领导福建革命斗争。而中共闽北临委旧址,就坐落于建瓯城区序五里这个不起眼的小楼。走入中共闽北临委旧址,刘葆彝烈士的外孙女——沙无泞奶奶热情接待了我校文化创意与旅游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的同学们。作为闽北工农运动的突破点,中共闽北临委肩负着领导闽北地区抗击国民党反动派,向全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任务。刘葆彝烈士牺牲后,刘家上下在悲痛的同时也默默坚定了革命的意志,赓续烈士的遗志,沙奶奶更是将祖宅无偿捐赠给政府,才有了现在的闽北临委纪念馆,才让更多人铭记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岁月。门外的人流来来往往,沐浴在一片阳光下,沙奶奶的殷切嘱托更让同学们感受到正是有了背后无数革命先辈的默默奉献,才有了如今安居乐业的全面小康生活。我们应把对先烈的无限崇敬化为学习的动力,在新征程中书写自己绚丽的人生!
匠心传承光饼技艺
青春助力非遗发展
在建瓯,光饼于市井中常见,好吃不贵。但它又不仅仅只是一个饼,更是一段历史记忆,一种文化的传承。最后一站,我校文化创意与旅游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的同学们来到了横街光饼店,一同体验非遗光饼的传统技艺。一提一揉,看着一小剂面团在店主的手中霎时变成了一张完美的饼坯,同学们纷纷撸起袖子跃跃欲试,力度大小,揉搓角度,烤饼吊炉的温度,饼坯变硬的时间,光饼虽然简单,严苛的制作要求却一个不少,正是这一丝一毫的细节才决定了光饼最后的美味。同学们体验后都表示这小小光饼真不简单,更体会到了传承非遗技艺的重要性,更应该自觉担当传播保护的时代使命,为非遗技艺注入新的活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