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非遗绘同心,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在铜盘校区举办

发布时间:2025-03-27 10:18:40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指示精神,325下午,药学分团委联合健康管理系、康复保健系分团委在铜盘校区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非遗共绘同心曲主题活动。活动通过非遗技艺展示、互动体验、文化展演等形式,构建各民族师生交流平台,将"五个认同"教育融入实践,展现各族师生团结奋进风貌。

0d5632b97110d8f770d83aeaa8ef322.jpg

文化墙焕新,共筑民族团结新地标

发挥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育人功能,将校园公共区域文化墙面更新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组织引导学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艺术创作活动。

DSC_0216.jpg

同心共展演,绘就民族文化新长卷

民族歌舞展演将活动推向高潮。演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展示了民族鼓、畲族八井拳、苗族大歌、新疆舞蹈等国家级非遗项目。活动在吴孔旻老师创作的《福籽同心爱中华》书法作品中圆满收官,生动诠释了各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理念,彰显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精神内涵。

DSC_0328.jpg

WechatIMG810.jpg

青团香意浓,交融饮食文化话传统

青团是江南传统文化的节令食品,如今在民族团结中焕发出新活力。各族群众结合本地特色创新制作,例如维吾尔族加入蜂蜜和核桃,藏族改良高原工艺,傣族开发热带雨林新馅料。这种饮食文化的交融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通过非遗保护,以美食为载体,促进了各民族青年大学生的交流,构建了共通的情感联结,展示了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文化成果。

mmexport1742904174763.jpg

mmexport1742906696956.jpg

扎染缬霓裳,传承古韵今风续华章

扎染是承载民族血脉的传统手工艺,以布为纸、蓝白为韵,通过针线和染料交织出千年文明的密码。白族姑娘的捆扎技法、纳西族阿婆的植物靛蓝、彝族纹样中的日月星辰,都让素布成为充满图腾的语言。扎染连接古今,在现代时尚中延续辉煌,成为展现自我与传承文化的独特方式。

DSC_0358_1.jpg

mmexport1742906757717.jpg

药皂凝香,天然草本匠心制作

药皂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养生智慧的结晶,天然草本精华融入世代相传的配方,在现代化浪潮中守护着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学,让每次净肤都成为唤醒民族记忆的文化仪式。

WechatIMG808.jpg

巧手塑韵·多彩民族人物粘土艺术

多彩民族人物粘土艺术融合了传承与创新,让古老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重焕生机,也让大众得以深入了解其博大精深。它既是艺术作品,也是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IMG20250325162850_01.jpg

绣球飞舞传情韵·壮族三月三风情浓

绣球是壮族文化独特符号,由五彩丝线绣成,满含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未来的期许。壮族三月三是盛大文化庆典,期间绣球传情、山歌叙旧、美食飘香,承载着民族记忆与情感。

WechatIMG790.jpg

“非遗是活的文明,既需要代代守护,也需要在创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次系列活动是文化与情感的交融,活动特设“非遗+”创新工坊,更是新征程起点。我们要接过非遗火种,让其长燃;将民族团结理念刻入灵魂,无论在哪,都积极传播非遗文化,用心维系民族情谊,紧密团结。

mmexport1742907121715.jpg


责任编辑:林瑞荣、郑丹梅、吴萍霞
3月25日下午,药学系分团委联合健康管理系、康复保健系分团委在铜盘校区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非遗共绘同心曲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