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学院:用三“心”撬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
建筑工程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指南》积极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构建了三“心”撬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着力培育新时代红色鲁班工匠。
一、全院一心下活“一盘棋” ,竭力夯实社区顶层设计
建筑工程学院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管理服务、文化建设为保障,形成组团式集成化学生之家,致力于实现高质量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质增效,和培育新时代红色鲁班工匠两大目标。
一是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型团支部建设。建筑工程学院始终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各个环节,在学生社区构建起良好的政治生态。学院以“124+N”支部进宿舍创建方案为基础,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型团支部建设。通过党政领导带头践行“一线规则”,党员教师、学生党团两支先锋队伍建设,设立党员先锋岗,让学生在“最近距离”解决思想问题。此外,通过构建四级学生党团网格化管理体系和“点亮红装”工程,打造“思政堡垒”,点燃“红色引擎”,形成学生思想教育合力。
二是设立“一站式”学生社区“新时代红色鲁班工匠”示范岗。通过组织培训、评选等方式,优选政治强、作风正,示范行的学生骨干,搭建“新时代红色鲁班工匠”示范岗,开展“国家奖学金经验分享会”等活动,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干部在思想政治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体学生争优创先。
三是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红色主题活动。依托学校思政教育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红色主题活动,如马克思主义经典诵读系列活动等。组建学习雷锋志愿服务队,在国庆节、新生报到等重大节点,开展党日活动,将爱党爱国爱校情怀厚植于学生心中。此外,通过优化党、团员展示栏,引导学生增强服务意识、挺膺担当。
二、上下齐心拧成“一股绳”,着力强化社区服务管理
结合学校“三长制”学生社区管理制度,建筑工程学院组织党政领导、辅导员、专业老师等力量下沉一线,推进思想引领、心理调节、安全教育、专业就业指导等特色服务汇聚一线,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学生提供全时域保障。
一是领导力量下沉一线。学院领导常态化深入学生社区,开展“楼长面对面”、“少数民族座谈会”等活动与与学生进行零距离沟通,强化思想引领、关心关爱学生成长、为学生释疑解惑,切实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
二是思政力量扎根一线。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学院成立“建工坊”辅导员工作室,常态化与学生开展思想交流和互动,如开展“暖心宿舍行”系列活动、“心理健康文化节”系列活动、星级宿舍评选、师生友谊赛、安全伴我行等,各类心理、劳动、体育、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助力学生健康快乐全方位成长。
三是专业力量围绕一线。学院制定了“专业成长导师”制度,专业老师通过“专业导师进社区”系列活动、CAD及BMI技能培训班、指导成立“鲁班水宝文创工作室”等各种形式深入学生社区,帮助学生扫清学习上、就业上的阴霾,取得专业学习、竞赛等方面的突破。
四是学生自治填充一线。学院建立学生会、大自委等学生自治组织,举办优秀毕业生成才励志交流会、优秀社长的帮扶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和提高“四自”能力。
三、师生同心奔赴“一个家” ,努力提升社区文化建设
一是举办线下文化活动,筑牢社区文化建设基石。建筑工程学院不断完善社区文化育人体系,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新举措、新路径,积极举办线下文化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进社区,通过开展红色、非遗、传统、新时代文化进社区的方式,筑牢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基石,让学生在社区文化的浸润中成长成才。
二是加强线上文化宣传,巩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成效。通过加强建筑工程学院微信公众号建设,发布“每日心语”系列、党的理论知识系列推文等进行线上文化宣传,巩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成效,让学生主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
四、创新特色
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创建的过程中,建筑工程学院全面对照国家及学校文件的要求,将“党建引领”和“条件保障”结合、“队伍入驻”和“学生参与”结合,“文化建设”和“数字赋能”结合,创建三“心”撬动“一站式”学生社区新模式,助力高质量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质增效。其次,学院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持续擦亮“非遗文化”策源地和“两个结合”先声地品牌,从安贞旌鼓技艺的学习、旌鼓社团创建,到在学生社区表演并走向校外各大舞台进行展演,获得省市单位的感谢。以传播故事化,呈现符号化,行为场景化,塑造文化之形,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自信。
五、品牌成果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建筑工程学院领导践行“一线原则”,两只“先锋队”党建引领有力,打造了“旗帜堡垒”的组织链。思政下沉,辅导员工作室推动“三全育人”供应链打造,学院被评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部,获得了心理健康文化节“优秀组织单位”奖。场域覆盖,充分利用学校思政教育空间、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校内一站式“三创圩场”,开展特色劳动教育,创办水宝文创工作室,打造“五育并举”的生态链。
文化浸润, 学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文化引入社区建设,培育了CAD社、安贞旌鼓社两个五星级社团,指导学生在书画、体育类赛事中共获得校级4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的佳绩,打造了“学生参与”的价值链。问需于生,学院制定了成长导师制度,开展各项专业、就业指导,打造“生为首位”的服务链,班级成绩优秀率得到显著提升,参加各类竞赛人次相较去年增长了7%。数字赋能,学院思政老师加强线上建筑工程学院公众号建设,专业老师录制专业课程,打造了“众智成城”的信息链,截至目前,专业老师在哔哩哔哩网站上传的CAD网络课程,观看次数突破5.5万人。
展望2025,建筑工程学院将继续通过六链牵引,构筑汇聚三心的学生之家,不负教育之使命,成就育才之梦想,共同努力建设好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通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