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擎协同驱动”, 以书香德韵奏响德院文化育人 “新乐章”
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之问中,德州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耕“德文化”育人沃土,以“书香养德”为核心引擎,充分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多措并举,构建起“党建引领筑基、多维浸润赋能、精准服务铸魂”的全维育人体系,将书香养德融入思想引领、学业发展、生活服务的全场景,在传承历史文脉中厚植德育根基,在创新实践中培育时代新人,全力打造“环境有文韵、活动有深度、服务有温度”的德院文化校园。
一、党建领航:筑牢文化育人的红色根基
构建“支部建在社区”的思想阵地,以“党旗领航・德润校园”为文化内核,将基层党建与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构建起“三维立体”的育人生态。一是通过成立4个功能型党支部,形成“红色矩阵+文化品牌”双轮驱动的思想文化阵地,各支部结合学院专业特色打造“一支部一文化”品牌,做到专业教育与文化浸润深度融合,使组织生活成为文化浸润的重要载体。二是在“党建+文化育人”实践中,学生社区的党员活动室创新升级为“红色文化驿站”,设置的“青年说”读书角、先锋模范墙等红色地标,成为师生共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共话“青年使命”的精神驿站,真正实现“组织生活进社区、思想引领到床头”的育人效果,构建起党建引领、文化涵养、实践培育相统一的精神文化生态。
二、多维浸润:构建文化育人的立体生态
以“书香养德”为核心,通过立体化活动体系构建文化浸润生态,形成多维协同育人格局。一是搭建师生共读场域,依托“一站式”社区创设《师生共话·文韵绵长》读书分享会,通过教师领读经典、学生多维对话,实现《红楼梦》等名著的价值解码与情感共鸣,每周五的深度思辨使文本解析转化为精神成长。二是创新经典活化路径,举办《我最爱的名著》征文赛事,构建“阅读-创作-名家点评”闭环,学生在书写《百年孤独》等作品感悟时,既锤炼了批判性思维,又通过作家驻校指导实现文学素养进阶。三是打造文化滋养高地,定期开展教授文学讲座,邀请教授以名著为切入点,在思想碰撞中培养审美能力与创新意识,使诗词朗诵、书法雅集等传统文化形式焕发新机。三大载体贯通“读-写-研”育人链条,以经典涵育品德、以创作淬炼思维、以对话丰盈精神,形成“浸润式学习-沉浸式体验-内生式成长”的文化育人范式,让文化自信深植于校园精神血脉。
三、精准服务:激活文化育人的实践效能
通过“精准服务筑基、文化浸润铸魂”双轮驱动模式,创新形成三阶递进的育人实践体系。一是以精准服务夯实育人基底,构建“两室三中心”协同育人平台,整合警务安防、心理辅导等8类育人要素,形成实体化学生事务发展中心。通过流程再造实现100余项高频业务“一窗通办”,99.47%事项即时办结,将事务办理转化为隐性育人课程。智慧警局突破时空限制,书信驿站重拾家书文化温度,使传统管理服务转型为文化浸润载体。二是以场景重构铸就文化内核,创新设计沉浸式文化浸润场景,全年开展“炊香共享”劳动实践、“冬至包饺子”等社区活动,将中华饮食文化、节气文化转化为德育素材。“青春领航员”通过“军营故事我来讲”等朋辈引领活动,带动50余名学生携笔从戎,实现从文化输送到价值内生的范式转变。三是以服务创新激发内生动力,立体化推进育人力量下沉,校领导通过周三的“面对面”构建起“问题反馈-解决-文化反哺”闭环。思政教师、心理咨询等6支专业队伍常态化进驻社区,形成“全员育人网格”。全年近500场次文化活动覆盖1.5万人次,构建起生活即教育、服务即育人的文化生态,真正实现价值观教育从入眼入耳到入脑入心的质变提升。
德州学院以“三擎协同驱动”模式构建起文化育人新格局,通过党建筑基、多维浸润、精准服务三大引擎的协同发力,形成了“红色基因培根-经典文化铸魂-实践场景塑形”的育人闭环。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三擎”协同机制,加强校地文化资源联动,形成可复制的“德院范式”,为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体系建设提供创新样本,助力培养更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