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成中医人,真行!
在"扎根"中坚定中医信念,在"破土"中突破个人能力,在"拔节"中进取工作实绩,在"抽穗"中善作善成、坚守如磐。跟着杏仁儿君的脚步,一起来看成中医最近的“荣誉时刻”。为不断前行争创荣誉的成中医人点赞!
我校27名专家学者入选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
9月16日,美国斯坦福大学John P.A. Ioannidis教授团队和爱思唯尔数据库(Elsevier Data Repository)发布“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Stanford University Top2% Scientists List 2024)。我校27名学者入选,分别是陈士林、彭成、陈伟、章津铭、彭伟、张晨、韩波、张鑫、刘佳、王成、吴纯洁、李芸霞、冯五文、李丹、马骁、孟宪丽、梁繁荣、赵晖、张定堃、瞿燕、赵凌、李小芳、熊亮、郑晖、钟冬灵、李涓和李瑛。
其中陈士林、陈伟、彭成、章津铭、梁繁荣和赵凌等6名专家学者还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入选专家学者人数为学校历年之最,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二,标志着学校学科建设和学术影响力再上新台阶。
我校药理学与毒理学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新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根据科睿唯安2024年9月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我校药理学与毒理学(PHARMACOLOGY & TOXICOLOGY)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同时新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BIOLOGY & BIOCHEMISTRY)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标志着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两个学科依托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中药学,四川省“贡嘎计划”建设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汇聚中国工程院院士,杰青、长江等国家级领军人才和“四青”创新人才,建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种质资源库、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围绕“系统中药”核心要素,形成系统保护-系统发现-系统评价-系统开发-临床应用研究体系,形成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
我校在2024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稳中向好
10月15日,软科正式发布2024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我校中药学学科排名由去年第8位(前20%)重返第4位(前12%),中医学学科稳定排名第4位(前12%),中西医结合学科持续排名第18位(前30%),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指标体系包括人才培养、平台项目、成果获奖、学术论文、高端人才5个指标类别的数十项反映学科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变量,数据全部来自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和国内文献数据库等第三方数据源,是较为公认的第三方学科评估,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各高校学科建设水平情况。
我校1个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公布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名单的通知》,我校药学院/现代中药产业学院中药炮制与制剂系教工党支部入选。
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是教育部为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校“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一项专项行动。近年来学校党委坚持“党建争上游、事业创一流”理念,高度重视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组织实施“双带头人”培训工程和培育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健全教师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激励保障机制,学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配备比例达到100%。8个教师党支部入选全国、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
全媒体中心多项作品在党史系列大学生有声阅读党史作品展播活动中获奖!
今年5月以来,成都中医药大学参与了由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省委教育工委、团省委主办,西南石油大学、四川传媒学院承办的四川省“青年学党史•奋进新征程”大学生有声阅读党史作品展播活动,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全媒体中心制作的党史有声作品荣获三等奖两个,优秀奖一个。同时,我校还在此次活动中获得组织奖。
此次活动体现了我校在党史学习教育方面的深入探索和积极实践,也彰显学生在党史学习中的热情与才华。这一荣誉的获得,是对成都中医药大学全媒体中心师生们辛勤工作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学校整体学习氛围和文化建设成果的展现。
全媒体中心出品“成中医版去有风的地方”
被评为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
根据《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举办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的通知》工作安排,经作品征集、资格审核、专家遴选、作品政审、结果公示等程序,产生了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入选名单。
全媒体中心出品“成中医版去有风的地方”被评为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
、
我校“中医药AI模型高质量数据集”入选四川省首批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人工智能1号创新工程的决策部署,满足模型训练和优化数据需求,加快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和大模型集群,近期省发展改革委(省数据局)、省大数据中心组织开展了高质量数据集征集工作。9月24日,在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四川分赛总决赛活动上发布了“我省首批8个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其中我校“中医药AI模型高质量数据集”入选。
我校彭成教授团队荣获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24年9月10日,全省科技大会在成都举行,隆重表彰了2023年度四川省科技获奖代表。
247个项目获得2023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其中我校彭成教授团队牵头的“国家中药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建立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示范”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我校从2019年起,已连续5年牵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药种质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是中药质量控制的核心,是中药疗效产生的基础,是中药产业发展的源头。“国家中药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建立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示范”项目首次建立了中药种质资源保存的多元技术体系以及中药种质资源的多维评价方法,突破了中药种质资源全产业链开发的关键技术,项目的实施促进了药农增收、企业提质、行业提升,取得了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2023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中,我校共荣获一等奖2项(牵头1项,参与1项)、二等奖1项(参与)、三等奖3项(牵头2项,参与1项)。
我校针灸团队临床研究成果
再登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2024年9月3日,我校针灸推拿学院牵头开展的基于敏化穴的个体化针刺治疗慢性颈痛的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取得重要突破,研究成果以“Long-term Effects of Individualized Acupuncture for Chronic Neck Pa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为题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内科学年鉴)(中科院一区,Top期刊),梁繁荣教授为通讯作者,赵凌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
慢性颈痛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高发病、易反复、重负担的特点,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针刺治疗慢性颈痛虽已在中西方国家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针刺对慢性颈痛的治疗方案缺乏针对性,中西方在临床取穴方面存在较大争议,且临床研究质量不足,极大地限制了针刺临床疗效的发挥。
该研究在四川、贵州、陕西、山西设立4个临床分中心,纳入716例慢性颈痛患者随机分为高敏化穴(HSA)组、低敏化穴(LSA)组、假穴(SA)组和等待治疗(WL)组。HSA组、LSA组及SA组患者接受4周共计10次的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20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压痛阈值选择敏化穴可作为针刺治疗慢性颈痛的个体化选穴方案,且疗效确切、远期疗效好、安全性高,为穴位敏化理论的临床应用和慢性颈痛的针刺治疗提供了高质量临床证据。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创刊于1922年,是美国内科医师协会的官方杂志,现已成为临床医学领域的顶级刊物。我校针灸学科近5年已相继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Neurology等顶级医学期刊发表多项临床研究成果,获得了针刺治疗偏头痛、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慢性颈痛、慢性紧张型头痛等的高级别临床证据,为扩大中国针灸的国际影响力,推进中医药疗效获得全球医学界认可,引领针灸学科的传承创新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校软式网球队首次参赛
全国软式网球锦标赛荣获冠军
由中国网球协会主办,湖南益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承办的全国软式网球锦标赛于9月15日至18日在湖南省益阳市爱协能网球中心举行。来自全国20个省、市的17所体育院校与普通高校体育专业队、9个俱乐部200余名运动员参赛,我校组建女子队伍参与此次比赛。在教练李蕊、黄高意老师的带领下,我校网球教师付晓晨表现出色,力克成都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大学等多支强队,荣获女子双打全国冠军。这也是付晓晨老师继世界软式网球锦标赛取得优异成绩后,再次为学校赢得荣誉。我校软式网球队首次组队参赛,即获得突破,最终夺得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
沐浴荣誉的光芒,校园再添辉煌。荣耀加冕,喜悦涌动。成中医人永不停歇,精益求精,终得梦寐以求的成就。他们 是逐梦征途中的领航人,榜样的力量照亮梦想,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榜样的力量就在身边。愿我们都能实现梦想不负韶华!在成中医书写人生的华彩篇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