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高校 > 承德医学院

践行“枫桥精神”,建设一站式学生综合服务社区——承德医学院服务模式创新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5-02-24 15:46:12 张文军 岳丽莹 周泽 白冬雪

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国智慧,被高校创新性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通过党建引领、服务下沉、学生自治与技术赋能,打造“矛盾化解在基层、服务延伸至末梢”的校园治理新模式。承德医学院秉承“仁爱至诚、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全方位成长,通过践行“枫桥精神”,推动一站式学生综合服务社区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学校通过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和提升学生能力等措施,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和归属感,确保学生在学业、心理、生活等方面得到全面保障,帮助学生在医学领域和社会生活中实现全面发展。

深化党建引领,点燃“党旗飘扬聚合力”的“红色基因”,激活社区治理“内生动力”。承德医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7功能型社区党(总)支部,构建“党+社区”思政育人模式,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在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二楼打造党团活动室,依托“一站式”社区党团活动室,建立起“社区—公寓—班级—宿舍”四级学生社区党员责任区,逐步形成网格化管理模式,并设立党员宿舍,将党团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网格。在社区内开展学生党校,校领导、思政教师和学生工作队伍开展学生党校、红医故事绘、“青马工程”培训班党团特色活动、智慧党建将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校史基因融入第二课堂,拓展“线上+智慧”平台,在一站式上线微党课和多媒体党建VR自助学习机,实现党团教育与管理服务“最后一公里”的贯通

学生党校.jpg

第四十八期学生党校

践行群众路线,紧握学心所向凝共识”的“金色纽带”,汇聚社区治理“磅礴力量”。承德医学院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不断完善校领导入驻社区、校领导联系班、校长接待日和校长信箱制度,聚合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打造以校院领导、机关干部、辅导员、班主任、成长导师、学业导师为主体,校外职业生涯规划导师等相结合的“一站式”学生育人队伍,实现面对面问题解决,缩短服务距离形成同向同行合力育人机制。深入落实社区“三全育人”工作,进一步加强“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形成领导力量下沉一线、思政力量扎根一线、专业力量围绕一线、管理服务汇聚一线的工作格局。通过“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平台,各支管理力量可以更好地协同工作,为学生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着力创建精品项目品牌。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个性化指导,窗口开放以来全年累计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业、生活、心理就业等方面的问题600项,共服务10000余人次,满意度达92%。

党团活动.jpg

特色党团活动

善用科技力量,挥舞“数据之剑破难题”的“先锋利刃”,促进社区服务“提质增效”。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灵魂是创新。承德医学院利用“一站式”智慧校园平台融合学生学习、运动、消费、生活等各类常态化学情大数据、即时性动态采集分析,以宿舍楼栋为单位,切实落实“全时、全程、全员”服务,“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线上开放学生请销假、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等11个功能模块,提前识别潜在危机事件,实现服务前移,2024年累计干预高危案例200余次,有效降低危机发生率,创建平安校园新样板。在学生社区内布设视频监控、门禁闸机等必要的信息采集设备,有效保障平安社区建设。统筹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信息化建设,加强校园统一身份认证、一卡通聚合支付等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用“小网格”筑起“大屏障” ,推进学生宿舍网格化管理。依托一站式数字赋能和新媒体平台精准思政,开展特色线上活动,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就业等工作宣传矩阵依托“承医学生工作部”“承医心晴驿站”“承德医学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新媒体平台,关注人数8.3万余人,推送信息1200篇,阅读次数350万余次。

共享空间.jpg

社区共享空间

 深化学生自治,激活主体赋能聚合力,通过赋权赋能,推动“四自教育”落地生根,为社区治理注入蓬勃活力。承德医学院构建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四自”体系:成立学生社区自治委员会,统筹宿舍管理、活动策划等事务,如2024级自律委员通过座谈会提出“优化线上服务平台”“增设个性化活动”等建议,推动服务迭代。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校级学生组织,开设征兵学生资助政策职业生涯与就业校园一卡通学生事务服务(学生证相关业务)10个窗口,全年累计解决办理各类事件800余件学生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还培养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开展“班长沙龙”“朋辈帮扶”“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60余次

班长沙龙.jpg

班长沙龙

承德医学院以“枫桥精神”为内核,通过党建引领、数字赋能、多元协同与学生自治的深度融合,打造了兼具温度与效度的学生社区服务体系。学校初步构建成“1个学生事务中心+2个网络思政服务中心+3个党团活动中心+4个学生公寓服务中心+5个导师工作坊”的工作格局,探索形成“社区-网络-党建-生活-文化”五位一体育人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和谐、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体现了“枫桥精神”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生动实践。今后,学校将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建设要求,对标对表找差距、鼓劲加压再提升,全面提高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水平,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张文军
承德医学院践行“枫桥精神”,推动“一站式”学生综合服务社区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