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两强“一站式”学生社区|第三公寓开展树“两强”特色,筑“书香”社区活动第209期

发布时间:2025-03-16 20:09:30

为全面深化落实“两强”学生社区驿站工作的开展,第三学生公寓“两强”学生社区驿站服务团队于2月28日开展了树“两强”特色,筑“书香”社区系列读书活动第209期,本次活动由李龙老师精心组织开展,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

一、品味感动中国人物,汲取奋进磅礴力量

活动第一项,驿站服务团队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24级各班级自习室开展了“分享感动中国人物”活动,活动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本次活动的分享人分别为:31班崔煜堃,21班褚宇航,12班冯成,11班樊特,61班蒋志鹏,52班高迎琪,14班董张琦,51班崔洋铭,41班黄静涛,13班张泽等同学,本期学习的感动中国人物为姚子青。以下为个人简介和分享瞬间:

图片4.png

今日分享的感动中国人物——姚子青

姚子青(1909-1937),原名若振,号中琪,广东平远人,是黄埔军校第六期步科毕业生,在淞沪会战中率部坚守宝山县城,壮烈殉国。

姚子青出生于广东平远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就读于本乡景清小学,后考入平远中学,成绩突出,操行优良。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北伐战争爆发后,他加入北伐大军担任排长,英勇善战,屡立战功。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姚子青所在的第九十八师奉命由武汉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8月24日,姚子青奉命率领第三营进驻宝山县城,进城后立即命令部队在城里构筑防空掩体和城防工事,严阵以待。

初战告捷:9月1日,日军发动进攻,姚子青指挥部队击退日军数次进攻,并派部队到金家宅地区迎击由狮子林方面来犯的日军,使日军夹击宝山的计划破产,还趁日军立足未稳,下令全体官兵出击,经过一昼夜血战,毙伤日军200多人。

壮烈殉国:9月7日,日军一个旅团登陆增援,进攻宝山城东北角,姚子青率领全营官兵英勇抗击,战至下午3时,仅余20余名战士,城中工事全被日军占领。姚子青率领剩余战士在东门发起反冲锋时,不幸被日军子弹击中腹部,当场牺牲,年仅28岁,至下午5时,全营官兵600余人皆壮烈殉国。

二、展感动中国画卷,绘人物精神星河

活动第二项,驿站服务团队在第三学生公寓“两强”学生社区驿站开展了“分享感动人物经典故事”活动。本次活动的分享人为24级21班邓艺玮祺,分享内容为《八女投江》由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4级各班学生代表共同参与。以下是活动瞬间:                                   

今日分享的感动人物经典故事——《八女投江》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在转移过程中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损失惨重。

乌斯浑河遇敌:1938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去路,其中包括第5军妇女团的冷云等八名女战士。部队在河边遭遇日伪军,战士们仓促应战,大部分战士边打边向西边的密林中撤退。

主动殿后掩护:冷云等八名女战士与大部队分开,她们本可在柳条通里隐蔽待敌远去,但冷云果断组织女战士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以为中了埋伏,抽出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趁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

背水一战弹尽粮绝:大部队突围后,敌人兵分三路,对八名女战士形成三面包剿之势。女战士们在冷云指挥下,一边射击,一边向敌群投掷手榴弹,打退敌人多次冲锋。已突围的部队曾试图折返营救,但因敌人炮火猛烈,未能成功。八名女战士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被敌人围困在河边。

宁死不屈投江殉国:面对日伪军的逼降,八名女战士誓死不屈,她们毁掉枪支,挽臂涉入冰冷的乌斯浑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高唱《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

这八位女战士分别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八女投江”体现了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敢于与日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她们的壮举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史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

阅读,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心灵征途。它带我们穿越时空,跨越山海,让渺小的个体拥有宇宙般辽阔的精神世界。在每一页文字的摩挲中,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也拥抱无限可能的未来。

责任编辑:罗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第三学生公寓“两强”学生社区驿站服务团队于2月28日开展了树“两强”特色,筑“书香”社区系列读书活动第2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