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高校 > 北京语言大学

澜阁社区: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做客澜阁大讲堂

发布时间:2025-04-09 16:29:18 赵湘石

1220日下午,澜阁大讲堂第二讲在教一楼209报告厅开讲。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激发学生投身强国建设的动力,本次讲座邀请钱学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钱永刚教授作报告。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鲁鸣、信息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超和300余名学生参加活动。报告由党委学工部部长武玉洲主持。

活动开始前,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黄益方会见了钱永刚教授,对钱教授一行来校表示欢迎。黄校长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对其关心和支持学校事业发展表达感谢。

4561744187102_.pic_hd.jpg

钱永刚教授以打造国之重器,铸就科技丰碑为题,从:筚路蓝缕、殚精竭虑,开辟导弹研制之路,:知微见著、高屋建瓴,奠定火箭发展基石,:敢于冒险、勇于担当,卫星发射一锤定音,:知事度时、举要驭繁,飞船方案力挽狂澜,管理:上下求索、驰而不息,铸系统工程撒手锏五个篇章全面生动地讲解了钱学森带领我国第一批航天科技工作者打造国之重器、铸就科技丰碑的感人历程。

4571744187108_.pic_hd.jpg

钱教授深情地讲述了我国航天事业从零开始,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打破世界各国先有航空,后有航天的金科玉律的过程,详细介绍了老一辈科学家如何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合力,最终实现重点突破,让我国在航天事业方面大幅度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走出了中国特色航天发展之路。

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其中11第一,包括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中国首次导弹与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中国第一次潜艇水下发射导弹等都能看到钱学森作为设计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身影,钱学森以自己的远见卓识提出了许多富于创造性、前瞻性的重要学术思想和有重大价值的建议,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毕生践行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核的科学家精神。正是因为有了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主动肩负历史重任,把人生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才有了科技强国的中国力量、迈向太空的中国高度,才使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讲座最后,钱永刚教授与现场的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同学们真诚地表达了对钱学森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敬仰与钦佩,纷纷表示要从科学家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立足当下奋发图强。钱教授耐心地回答同学们的问题,鼓励大家多读书,勤思考,养成阅读的习惯,做一个终身阅读者,通过阅读和实践不断拓宽视野,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提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4581744187112_.pic_hd.jpg


4591744187118_.pic_hd.jpg


4601744187128_.pic_hd.jpg


4611744187137_.pic_hd.jpg





责任编辑:赵湘石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做客澜阁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