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思政课遇上手作艺术, 机电学院解锁“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新姿势

发布时间:2025-04-30 13:44:32 机电学院

为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激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机电学院打破传统思政教育边界,将工匠精神融入手作艺术,用美育激发创新思维。从非遗技艺到构思创想,从集体共塑到个性表达,“指尖上的思政手作课”激活社区育人新动能。思政教育不再是“说教”,而是学生触手可及的体验与共鸣。


第一期 

纸鸢载梦,串起新时代的红色基因


首场活动以非遗串珠技艺为媒,带领学制作纸鸢图案作品。李老师现场演示了“砌墙法”穿珠技巧,细致讲解如何通过均匀排布珠粒、精准控制针脚间距,将零散珠子串联成完整图案。“看起来简单,但每颗珠子的位置都会影响整体效果,关键要沉得住气。”李老师边示范边提醒。

同学们两人一组,对照图纸仔细穿珠。有人用镊子调整珠子角度,有人反复拆解不够平整的局部,在一次次尝试中逐渐掌握技巧。“穿珠子时总想着‘差不多就行’,但看到别人规整的作品才明白,工匠精神就是差一点都不行。”参与学生杨璇感慨道。

640 (6).jpg

640 (7).jpg

640 (8).jpg


第二期 

扭棒成葵,让生活始终“赤诚向阳”



在第二场活动中,郝老师带领同学们用金黄、草绿扭扭棒制作向日葵摆件。郝老师强调技术要点:“花瓣基部要拧紧三圈固定,向外旋转时逐渐放松力道,这样弧度才自然。”同学们根据分步图解独立操作,通过调整材料松紧控制花瓣形态。

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作品,还给大家提供了放松的空间。参加者李同学开心地表示:“专注扭花瓣时,意外发现手机消息提示都没那么焦虑了。这种沉浸式手工像给大脑做了次SPA,原来解压不一定非要刷短视频。”

640 (9).jpg

640 (10).jpg


第三期 

春日新章,自主设计解锁青年表达

第三场活动打破固定模板,仅提供蓝、绿、粉等十二种春日色系珠料,以“春日”为主题开启开放式创作。李老师鼓励学生通过色彩搭配,用串珠来表达他们心中所想。参与者郭祥美同学讲述她的创作理念:“我想表现春天洗净尘埃的力量,让每个新开始都清澈明亮。”

640 (11).jpg

640 (12).jpg

“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阵地,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凝聚、教育与服务的功能,不仅为同学们搭建起师生近距离接触的桥梁,更在交流互动间,将非遗传承和动手创造的种子播撒在每位同学心间。未来,机电学院也将开展更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让同学们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社区里,汲取文化养分,茁壮成长,携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杨昕
​为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激发学生发现和创造美,机电学院打破传统思政教育边界,将工匠精神融入手作艺术,用美育激发创新思维。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信息特色、行业特色、军工特色的,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19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