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铸魂育人、构建‘三全育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学院党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深化落实习总书记回信精神深度融合,凝聚共识、砥砺前行,开启学院“高端化、特色化、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征程,开创学院发展建设新篇章。
1. 健全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完善校党委、理事会、校行政三方领导沟通协调机制,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委班子成员与行政领导交叉任职,党委书记进理事会,并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诚信建设载入学院章程有关内容,确保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学院党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为主线,强化党员集中培训政治责任,突出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教育培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2024年6月,学院党委分别获评2023年度海淀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海淀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2.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开展师生党员“同上一堂课”活动。2024年1月,我院作为北京市民办高职院校代表被市委教育工委选定为“教育部进一步加强高校党校基本培训”试点高校,学院党委构建“党委统筹,支部协同,全院联动”机制,党委理论中心组率先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并总结心得,为全校提供导学材料,8个支部采用“支部联合,化零为整”的方式,促进党员深度互动与思想碰撞。下半年,试点工作顺利完成,得到了教育部及市教工委的高度认可。
书记讲党课
3.夯实基层党建,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经过学院党委推荐、专家评审、市委教育工委委员会审议、结果公示等环节,法律系党支部入选北京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进一步发挥了党组织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4.学院党委严格执行党组织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高标准完成党员发展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党组织书记率先垂范讲党课、促学习、强担当。各党支部规范开展“三会一课”,创新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吸纳优秀师生。强化思想引领,及时传达中央精神,确保师生思想行动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助力教学、管理、服务,攻克难题、提升质量。
学院师生党员“同上一堂课”
5.以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为抓手辐射带动学生成长成才。针对学生骨干的成长规律,从增强政治素质、提升思想境界、优化能力结构、锤炼作风品格等方面着手建设“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着眼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增进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学院在教学楼、图书馆醒目位置悬挂党的教育方针,凝练培黎历史中的红色文化、抗战文化、艾黎职业教育思想的内涵和国际主义精神,将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发展和传承,打造师生精神文化家园。
“青马工程”培训班开班仪式
6.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化精髓融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结合专业特点,挖掘思政资源,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注重教学内容层次性和递进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7.党建引领,开拓优质志愿服务的社区活动阵地。财会金融系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了区域化团组织建设工作的深度开展,为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土壤和平台,实现了校地团建双赢局面,为社区志愿服务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带动了高校志愿服务习惯和风气的养成,形成了良好的志愿服务生态环境,激励在校大学生以带队党员为榜样,在志愿服务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工作,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支部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