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识启航 | “敦煌壁画中的建筑艺术”讲座圆满举办
以文为友,能彰华彩;与美同仕,能明慧眼;以史为鉴,能知兴替。为培育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引导特立学子增强人文素养,涵育人文精神,博学与精专相统一、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兼备、知识积累和创造性思维贯通,特立书院推出“汲识启航”人文素质系列讲座。
本次活动邀请到设计与艺术学院的姚健教授为特立书院的同学带来“敦煌壁画中的建筑艺术”主题讲座,旨在激发同学们对敦煌壁画和唐代建筑艺术的兴趣,增加同学们对我国古代建筑设计与建筑文化的认识,感受中国壁画艺术与古建筑艺术的魅力。
汲识启航·人文素质系列讲座第26期
敦煌壁画中的建筑艺术
6月4日晚,“汲识启航”人文素质讲座活动——敦煌壁画中的建筑艺术在特立书院社区顺利举办。
姚健教授从莫高窟壁画反映出的建筑形象入手,将其与稀有的现存唐代木构建筑比较,为同学们讲述唐代木构建筑的构拟与研究成果。壁画中的建筑布局、单体建筑、建筑细部、家具器具为研究唐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其华美的艺术风格也带来了别样的审美体验,绘制出唐代社会的生活图景与风物景致,兼具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大至楼、台、门、塔,小至斗拱、柱身、补间铺作,都各自拥有着巧夺天工的设计,带领着特立学子走进艺术的历史,真实地感受壁画艺术与古建筑艺术的创造力。
在讲座中,姚健教授着重讲述了“盛唐172窟”南北两面经变画。区别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法,在宫殿楼阁的绘制上,画家采用了动态透视法,借多个视平线和视点,使建筑错落有致,构建起宏大的空间效果,形成一个宏伟的宫殿建筑群,体现出中国绘画艺术的丰度。
姚健教授团队力求复原壁画中古建筑的风貌,让后代感受深厚的中华建筑艺术,着力研究“唐代建筑数字化再生”这一课题,利用数字建模与VR技术复刻了“盛唐172窟”的建筑。教授在讲座上展示了其研究成果,同学们饶有兴致地观看了成果展示,真切地感受到了盛唐恢弘磅礴的时代气韵,领略了建筑艺术之美,理解了古代建筑与艺术研究的重要价值。
互动环节
讲座尾声,姚健教授与同学们展开互动。同学们对唐代建筑设计、数字化再生等议题展开了更深入的提问。老师一一解答,满足同学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同学们与艺术与历史对话,领略中国古代艺术的神韵。活动最后,姚健老师热情邀请同学们到其项目组参观,鼓励同学们积极了解中国壁画艺术与建筑艺术。
活动感想
姚健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很多珍贵的史料,以时空交织的方式讲解文物,不仅使我们了解了敦煌壁画的发展,也展现了唐代古建筑风格和形制对周边国家和后世的深远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巨大的精神宝库。我们在赞叹之余,或许也可以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掘和传承其中的美学,让其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陈瑞希同学
姚健老师带领我们从宏观角度欣赏了莫高窟不同洞窟的壁画,又从屋顶、斗拱、门窗、勾栏等细节着眼,引导我们探索唐代建筑文化的独特性与典型性。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姚老师课题组自主搭建的唐代建筑群模型。通过VR和游戏手柄体验,遥远厚重的文化与现代科技高度结合,让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也能与“飞天”共舞!
——金盈莹同学
学海无涯,广闻为舟;汲识启航,特立潮头。期望更多的特立学子积极参与后续讲座,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博闻多识,知行合一,争做文理兼修的领军领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