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开展“照儿童之梦 助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开展2023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团闽委联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要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近日,我校组建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以“照儿童之梦,助乡村振兴”为主题,奔赴漳州历史上唯一文状元林震故里——长泰区枋洋镇,通过实地调研、研学教育、技术助力等方式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实地走进状元故居 寻找状元文化印迹
据悉,长泰是漳州三大千年古县之一,是漳州历史上唯一的文状元林震的出生地,人称“千年古县 状元故里”。本次社会实践团走进状元林震祖居地——枋洋镇科山村,一路倾听村民讲解状元林震祠,现场赏析了林震留下的诗文等,详细了解状元的生平事迹。林震家贫而力学,自幼刻苦攻读,矢志不移,勤于读书,善于思考,一生淡泊明志,文采斐然,留下大量诗文著述。同时,实践团现场进一步深入学习漳州状元林震与科举文化研讨会内容,就状元林震和科举制度、状元文化对后学的影响、振兴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本次的走访,使同学们对状元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深入学习状元林震济世利人的家国情怀、守正崇孝的仁者风范、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进一步感受当地深厚的生态文化、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的底蕴。
二、倾听返乡青年故事 学习乡村振兴精神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本次社会实践团深入枋洋镇内枋村、科山村等地,现场倾听了当地有为青年的返乡故事,认真听取了他们从农村走出来又回到农村的经历,为何返乡、返乡后做出的贡献、之后的返乡工作规划等等方面。其中回乡创业,传承祖辈相传的手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带动村民致富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他们返乡的选择满载了责任的使命,虽经历了重重困难,但在乡村振兴这条道路上坚定不移。实践团认真记录,同时前往党史教育基地学习,沉浸在乡村与返乡青年的“双向奔赴”中,学习他们助力乡村振兴的行为与精神。
返乡青年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每位理工学子,他们投身家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精神值得学习。他们用火热的青春扛起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以一己之力让青春之花在家乡的田间地头绚丽绽放。
三、探寻农耕之乡面貌 助推当地产业发展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是新时代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行动指南。本次社会实践团利用高校融媒体中心的技术优势,在村委的带领下深入田间地头,结合在校所学专业,对姜荷花种植、水稻、火龙果农作物、黑豆腐、豆签等农产品、地方特色文化等开展现场调查,了解农村的经济、文化、产业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同时针对农产品、乡村环境等进行拍摄取景,激活乡村振兴新活力。社会实践团充分发挥理工学子的专业特色,以创新的形式助力农民产业销售,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从前期走访调研、实地拍摄到成果展示,同学们凝心聚力,为枋洋镇的新农村宣传增添了靓丽的元素,也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文明新风尚,在乡村振兴的主旋律中发挥理工学子的青春力量。
四、开展儿童研学活动 启航七彩假期之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本次社会实践团联合广玄爱心会深入枋洋镇开展“微光成炬 筑梦童年”暑期研学活动。活动组织当地农村留守儿童集中进行学习活动。本次学习免费向儿童讲授党史红色故事、心理健康教育、应急救护科普、心理团辅、沙盘技术、地图记忆力、拓染画等课程内容。其中理工学院社会实践团指导老师陈淑婷带头发挥党员作用,通过《一封迟到的信》讲授朱德将军与她女儿的故事,使孩子们通过故事追溯红色印记,延续革命精神。研学专业教师现场传授急救知识模拟演练环节,使孩子们了解了应急救护知识,学习了基本急救技能,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来自爱心会的义工们和理工实践团成员们用爱心陪伴童心,活动快速拉近了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也让孩子们体会到了研学的快乐与魅力。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们充分发挥学校所学知识,与乡村振兴项目紧密结合,助力农村教育,帮助发展乡村产业,以新时代大学生热情的精神面貌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大学生勇担时代责任,贡献青春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