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建设:笔墨无心,书者赋之——书法名师公开课第5期
2024年4月23日,由观云书院与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联合开展的“走进书法之美2——书法名师公开课第5期”在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观云书院GY205立冬·朋辈交流空间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特邀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綦江区青年书法家李楠琦老师主讲,通过技法研习与经典书法作品赏析,助力学子感悟书法艺术中的情感流露。
品书法之美,与碑帖谈心
李楠琦老师结合历代名作与历史典故,和同学们讨论了中国书法的起源,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到秦朝小篆的发展,以及书法在不同朝代的演变,如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的出现,通过对比篆、隶、楷、行、草五体特征,深入浅出地解析书法艺术的审美流变与文化内涵,生动的比喻与直观的演示,让晦涩的理论变得鲜活可触。
接着,详细分析了中国历史上的三大行书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从甲骨文的朴拙神秘,到王羲之《兰亭集序》的飘逸洒脱,再到颜真卿《祭侄文稿》的悲壮雄浑,最后到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的跌宕豪放,带领学生穿越千年,体悟书法与时代精神的共振。这些作品中,每个字都蕴含着值得细细品味的情绪,无论是字体的大小,还是字形的舒展程度,都与书写者的人生经历和落笔时的心境息息相关。
书卷轴赠福,以笔墨寄情
活动尾声进入互动环节,现场随机抽选6名同学赠送书法作品。被选中的同学依次表达了对祝福内容的期待,李老师随即在小卷轴上现场创作,以楷书、行书等字体书写“蒸蒸日上”“万事如意”“平安喜乐”等祝福语。
墨迹未干的小卷轴被争相传阅,教室里欢呼声此起彼伏。收到卷轴的同学表示:“这份礼物不仅是祝福,更让我感受到与书法的初次联结。”
本次活动圆满结束,赠给同学们的这些卷轴,或将成为文化传承的‘火种’,架起传统书法与青年学子的桥梁,让更多学生在笔墨流转中坚定文化自信,让千年文脉在青春血脉中生生不息。活动最后,全体师生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张张笑脸,为这场古今审美对话画上句点。
观云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