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印象:网络文学如何登堂入室——书院围炉夜话合川校区第十八期
为营造双一流之外的首选大学校园文学氛围,提升学子的文化修养,沉淀文化底蕴,助力培养数字经济时代的高情商经营管理人才,3月12日下午16点,书院围炉夜话合川校区第十八期在南湖书院声影活动室顺利开展。本期活动围绕文学话题,聚焦文字力量,感受从鸿蒙至现代的文学思辨,体会文学的包容和开放,引领书院学子的文学觉醒。
本期活动主讲嘉宾为:历任新浪网副总编辑、盛大文学首席执行官、金影科技董事长等职,先后被誉为中国社交媒体先驱、中国IP第一人——侯小强老师。主持嘉宾为: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教学副院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负责人张梅老师。两位师长深耕文学创作与教育传播,本期以网络文学为起点,与现场师生共探文学如何于茫茫黑夜中漫游,在尘埃弥漫处见光亮。
光标跳动的文学浪潮
活动伊始,张院长浅谈网络文学已渗透大众生活的现状,当下网络文学在某种程度上与20世纪初作为消遣文学的鸳鸯蝴蝶派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张院长就网络文学的文学性和人文性向侯老师提问:“网络文学将会登哪种堂,入何种室?”侯老师结合自己从开始组建盛大文学到独立创业买IP版权,再到后来出品许多爆款影视作品的传奇经历,先向大家分享对于阅读的四点建议:一是知悉阅读书籍的重要性,二是注重大量阅读的积累性,三是摒弃阅读偏见,四是及时背诵内化。随后从侧面回复张院长的提问,认为网络文学需要审美壁垒,反映当下的情绪价值,让读者产生同频共振。文学作品分为三种品相:下等书使人认知封闭,坐井观天;中等书给予陪伴认同,如获挚友;上等书点燃意志,启发觉醒。阅读本质不是作品唤醒读者,而是读者主动呼应作品。无论是文学创作者还是阅读者,要想真正的成为一个专家,就需要把一个人、一件事、一本书研究透。
侯老师将自己的阅读方法凝练为三个词:鸡伏卵、燕筑巢、煮肉汤,即注重阅读的首尾不懈、结构的合理搭建、节奏的张弛有度。还将阅读比作“棋手记棋谱”,需要有大量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某一个方面取得成功,如果读的书足够多,就会发现世间万物皆有能量,当我们拥有“敬天爱人,自律必达”的价值观时,上品之书自会携缘而来,想要理解登堂入室的上品网络文学,其自身必须创造上品。
文字背后的心灵对话
对于张院长随后提出“如何将名家思维信手拈来”的疑问,侯老师认为首先需要明确读书是世上唯一的确定性收益,上天给予我们的三个恩典时刻分别是读书、交友、做事,所谓“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从高维下载的信息往往能帮助解决现实中的一切问题。其次,要学会向自身施压,侯老师向大家分享自己面对压力的“两个凡是”:其一,凡是烦躁时就打坐念经,当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所有的答案就藏在你身边;其二,凡是不想做一件事情时,就硬着头皮去做,积累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毅力。最后是找到同道中人,万事万物皆为共振,看到别人日益精进,自己也会奋起直追。
侯老师还告诉大家社交圈层的重要性,分享自己只和年长之人交友的设定,世事穿越过很多周期和认知,在交付真诚的同时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气运和时机。侯老师也表示理解当前年轻人“躺平”的难处,躺平的本质是一种由于没有上升通道的消极抵抗,只要稍微比别人努力20%,就可以跑赢80%,但绝大多数人是20%的努力都不愿意付出。侯老师向同学们坦露自身也曾在大学时期迷茫过,但是并没有深陷于此,停止徒劳的等待,努力可以覆盖迷茫。针对职场经验侯老师则建议大家未来不要轻易跳槽,频繁跳槽只能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选择不慎重,二是无法坚持自己的选择。
张院长则感叹从侯老师的见解与其文学作品《靠谱》中都获益匪浅,侯老师在《靠谱》一书中用简单的文字梳理通识的道理,真诚地分享和总结自己在职场工作、人际交往、阅读明理中的心得体会,张院长还表示曾与书中“人不会永远有屋檐可以避雨,你必须成为自己的屋檐”一言产生心理共振。结合曾国藩“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的人生三境,张院长认为学生正处于人生顺境,即使微小的事情可能也会导致一时抑郁,并针对亚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大学生群体里相当常见的实际情况与侯老师交流探讨。侯老师在讲述自己的焦虑经历后慷慨赠言:“我现在的原则非常简单,第一个就是不要和过不去的过不去,第二个不要和过去的过不去,第三个不要和重要的人和事过不去,第四个不要和不重要的人和事过不去。”佛教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盛,凡入世众生皆有疾苦,不必执着于自身短暂的挫折。
市场需求的深刻内涵
在网络文学市场定位中,女性群体占主要地位,其中耽美文学更有一个明显特点,它是女性作家写给女性读者的作品,但不乏有很多耽美作品充满了非常男性化的军事体裁,似乎不在女性的领域范围内,基于此,张院长向侯老师提问:“将市场定位于女性的网络小说,应该如何更好地开发创作?”侯老师认为,社会思潮更迭,女性意识觉醒,现在的作品价值观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耽美文学是无需考虑生子的纯爱作品,无论是大女主、双女主还是双男主的设定,向纯爱方向发展,保持性别平衡是重要因素和现象。
在师生对话环节,来自汇江书院的刘福淇同学以历史题材小说作者榴弹怕水的《绍宋》为例,表示创作历史小说相当有难度,自己曾在创作过程中因为对内容把控不够而逐渐呈现成对历史的篡改。侯老师以著名小说家米兰Lady撰写《司宫令》的创作过程作为案例,认为历史类的小说不能为了写而写,米兰Lady在创作文中厨艺部分的内容时,翻阅了宋朝所有野史,每一道菜都是从宋朝的美食笔记中整理而来,当储备特别够的时候,文章创作便会得心应手。
来自别都书院的梁禹同学向大家分享自己在高中时期便是平台签约的耽美文学作者,但在当时耽美作品还不被大众接受,并表示目前的作品几乎都石沉大海,对于创作的前景缺乏驱动力。侯老师首先鼓励以梁同学为例的年轻作者们具有创作的勇气和审美,在内容创作上再次强调素材积累的重要性,其次提示创作文学作品还需要不俗的文字感知力,强化自身创作的辨识度,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
来自天空书院的吴易玲同学则针对文学作品翻拍影视作品的市场倾向性提出疑问,原本是双强的人物设定,却常常在剧集中削弱其中一方来进行呈现,这也时常引起“书粉”和“剧粉”的意见冲突。侯老师以自身经验回复:“小说和人一样,各自有各自的发展命运。编剧和导演对小说的理解不一定完全一致,塑造角色的演员也是一样,任何一方都是导致书剧差异的因素。”
在此次围炉夜话即将结束之际,两位师长向大家赠言:“你现在每一次特别想要阅读和学习的那股劲,很可能是未来的你在向你发送信号。”一场促膝之谈,我们透过文学的小小切面,看到纷繁多元的文明、古今有别的思维生生不息地链接着,文学不是对现实的消解,而是插上思辨之翼,对现实更深的抵达。在写作者的执着和坚韧中,模糊的历史可以变成我们身边鲜活的存在,文学没有离开它的黄金时代,在当下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文学。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